歐盟要求中國給出人權改善的證明
2005.02.24
新任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曼德爾森﹐週四抵達北京訪問兩日﹐曼德爾森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時說﹐歐盟正預備解除對中國的軍售禁令﹐如果歐盟能夠清楚指出中國在歐盟所關注的議題﹐特別是人權問題上有進一步的改善﹐將使歐盟更容易和更有信心解除對華軍售禁令。
曼德爾森還說﹐除政治議事題外﹐歐盟也關注中國在確認其市場經濟狀況上﹐是否已作出更大程度的開放。
據瞭解,這是曼德爾森就任貿易委員以來﹐第一次訪問中國﹐在訪問期間﹐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等官員將與他會見﹐並就中歐經貿關係的發展交換意見。
近年,中歐雙方高層往來頻繁﹐政治互信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發展迅速。據統計﹐2004年歐盟向東擴展後﹐雙邊貿易額超過1500億美元﹐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和第四大外資來源地﹐而中國則成為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
較早前﹐正在歐洲訪問的美國總統布什﹐明確指出不支持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擔心此舉會打破台海軍事平衡﹐布什還警告說﹐如果歐盟解除已實行15年的對華軍售禁令﹐美國國會可能對歐盟釆取報復性措施。
有評論分析指出﹐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絕不僅是想向中國出售武器﹐而且是為了消除歐洲﹐與中國全面發展關系的最後障礙。一些評論家認為﹐歐盟之所以決心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只是想讓其軍火商在中國龐大的武器進口市場上分一杯羹﹐然而,歐盟這一決定所獲得的利益將遠遠不止法國向中國出售戰鬥機﹐或德國向中國出售潛艇那麼簡單。這將意味著歐盟與中國之間﹐將建立更加廣泛的經濟聯系﹐並將歐中戰略夥伴關系推向深入。
©
2005 Radio Free Asia
相關報導
- 美國總統布什週三與德國總理施羅德會面
- 林牧決定聘請律師正式控告西安市公安局
- 安徽公安繼續拘留獨立作家張林並拒絕律師與他見面
- 布什在歐洲再次明確表示反對歐盟計劃解除對華軍售禁令
- 獨立作家黃金秋(清水君)在獄中受到嚴重虐待
- 美國國務院將發表全球人權年報
- 兩名大陸異見人士尋求避難令台灣當局處境尷尬
-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雲林訪問歐洲
- 中國異見人士張林因悼念趙紫陽被當局超期拘留
- 賴斯與北約及歐盟領袖會面促請歐盟不要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
- “大赦國際” 譴責中國當局在春節前夕處決200名犯人
- 中國向美國提交一份政治犯名單
- 法輪功學員陳光輝在服刑期間腦部受損變成植物人
- 美國企業研究所舉行歐盟解除中國武器禁售研討會
- 42名中國新聞從業人員被政府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