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個黨派議員、民間組織及業界反對政府開徵新稅


2006.07.18

香港政府周二公布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的諮詢文件,立法會內不同黨派的議員、民間組織及業界都反對開徵新稅項。有團體更指出,開徵新稅可能抵觸基本法,必要時會考慮尋求法律訴訟。

數十名來自多個香港民間團體的代表,周二早上到立法會門外,趁財政司長唐英年到立法會向議員簡介諮詢文件的內容前向他請願,並大叫抗議口號,反對政府計劃開徵有關稅項,認為新稅項會加劇社會貧富懸殊,令窮人雪上加霜。

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新稅種有可能抵觸基本法第一百零八條中,香港特區立法制訂稅收制度時,應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

何喜華說,正就有關條文諮詢法律意見,可能會為數個低收入家庭尋求法律訴訟。

在立法會上,民主黨的楊森就斥責銷售稅變相是“全民皆稅”,令香港原來簡單低稅制變得複雜,削弱競爭力,同時也加劇貧富懸殊狀況。

職工盟的李卓人批評,商品及服務稅屬於劫貧濟富的措施,市民購買日常必須品都須繳稅,令香港變相成為“萬稅”之都,而特首曾蔭權就是“萬歲”。

自由黨的田北俊就說,香港並沒有國防和外交等開支,根本不需效法外國開徵有關稅項,他指新稅項帶來的額外收益,未必能全數回饋香港市民,可能會分化社會。

民建聯的陳鑑林指,雖然新稅項可以擴闊稅基,但稅項對多個行業造成影響,政府有需要仔細考慮。

唐英年回應時表示,明白商品及服務稅極具爭議,但作為有遠見及負責任的政府,不能對這個影響香港繁榮的議題視而不見。

文件中指出,商品及服務稅稅率假設為5%,預計每年有三百億元收入。徵收範圍包括食品、衛生服務及教育等基本家庭開支,而金融、住宅物業可獲豁免,政府會為市民提供紓緩措施,旅客會有退稅安排,每年營業額五百萬元或以上的企業,要登記代政府收取稅款。(馮日遙報導)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