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報告﹕香港政改停滯不前
2006.07.25
英國政府向國會提交最新一份香港半年報告。報告說,香港立法會在去年底否決了特區政府提出的零七、零八年選舉方案後,香港在政改問題上並沒有明顯進展。特區政府去年設立的策略發展委員會提供了機會,讓香港在普選問題上踏前一步。報告呼籲特區政府和立法會展開建設性對話,研究出一套政改方案,使到香港人能擁有一個問責和更具代表性的政府。
報告又提到部分立法會議員不能前往中國大陸的問題,認為阻礙了立法會與中央政府討論政制發展。此外,報告建議特區政府制訂政黨法例,保障政黨成員私穩,避免政黨需要按照現行法例,公開成員名單。
報告還提及香港公營廣播機構香港電台被指受到壓力,以及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程翔被拘留一年多的事,表示會繼續向中國政府施壓,要求對方提供更多有關程翔案的資料。 這次是英國外交大臣貝嘉晴任內首份香港半年報告。她說,普選是建立穩定、問責和透明政府的最佳方法,也是保障人權自由和維權法治的最佳途徑。香港應儘早按《基本法》規定實現普選。她促請各方合作,向這個獲廣泛認同的目標邁進。
香港民主黨主席李永達表示,香港人對普選的訴求明確,但特區政府一直沒有回應民意。他說,若政府不交待普選時間表,民主黨難以與政府尋求共識。他說:“問題不在於我們,而是政府一直不聽民意。在去年政改方案被否決後,政府接近完全停止與我們溝通。最重要是曾蔭權本身是否有明確立場,還是要看北京政府的決定,若不說明是否贊成二零一二年普選,祇會繼續拖延。”
香港政府重申,明白市民對普選的訴求。特區政府發言人說,策略發展委員會已將政制發展的討論帶到一個新階段,特區政府歡迎各界提供具體政改方案,協助社會達成共識。
策略發展委員會本周五將開會討論行政長官選舉辦法。委員會總結了收集到的意見,歸納出三個選舉模式,包括由六十名立法會議員提名特首候選人;以選舉委員會為藍本,組成特首提名委員會;或由市民投票選出提名委員會成員,最後由香港市民以一人一票選出特首。(張麗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