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早前就香港自主權問題的言論,繼續引起關注,擔心人大常委可能第四度釋法,重新演繹“一國兩制”的原則。歐盟議會歐洲自由民主聯盟領袖更直指,吳邦國的言論“幫倒忙”。
當年出任《基本法》港方草委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柱銘,在民主黨舉行的十年回歸研討會中對香港回歸十年作出一個簡單的總結,就是中央政府沒有足夠的權力控制香港。他承認,《基本法》沒有給香港有剩餘權力,但是,亦同時沒有寫明行政主導。中央政府希望行政主導,是因為希望做他們想做的事,而不受立法會及司法機構的障礙。他說,三權分立這個原則,在起草《基本法》時,是清楚寫明,只不過,當年鄧小平指毋須要跟外國的民主政制,所以負責草擬的法律人員便將之刪除,但他們是知道有三權分立的,再者,這個原則已寫在基本法及中英聯合聲明中。
李柱銘擔心,在這前提下,中央政府可能第四度進行人大釋法,重新演繹“一國兩制”,他提醒,若事情真的發生,只會帶給台灣及全世界一個訊息,就是“一國兩制”失敗。
另一位立法會議員,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則指,過去十年,人大常委在釋法上沒有足夠的自制及不依程序,三度進行釋法的事件曾涉及香港的內部自治問題。他強調,香港的民主發生已經循序漸進多年,現階段已毋須再談,相反,這政策該適用於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大陸。
歐盟議會歐洲自由民主聯盟領袖Graham Watson則透過預早視象錄影表達意見,他指吳的言論挑起紛爭,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下,香港人的自決權不是北京可給予或收回。
而美國士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陳明銶則分析,中央政府不允許香港民主發展,可能與其擔心香港民主化後會變成港獨,因為西藏及新疆等邊沿地區受某種外國勢力影響後,便洐生獨立取向。香港剛巧位處邊沿,兼擁有長遠的國際化歷史,故引起中國憂慮。陳明銶強調,香港無港獨之念,大部份港人更是愛國。他認為,香港現時是中國最可以擺在國際舞台上的地區,若仍不給予香港民主,四十年後,香港可能會成為中國的負擔。
特意由加拿大回港的港加聯副會長馮玉蘭透露,當地的傳媒近年亦受到中國政府的影響,當地領事館人員藉呼籲企業不登廣告或直接向新聞工作者作出恐嚇等方法,意圖影響言論自由。
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則認為,中國與香港仍須要增加互信,香港與外國應保持聯繫關係,而非藉外界向中央施壓;至於中央,即要取信於民,下放權力。
民主黨這次舉行的十年回歸研討會,邀請了不少政界及學界參予討論,此外,更邀請不少海外領事或人士參加,當中包括美國駐港總領事James Cunningham及歐盟駐港成員。(劉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