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即將在星期日投票﹐由於被十二月初的立法會補選搶去鋒頭﹐本屆區選氣氛較為冷淡。有學者指親中陣形部署周密﹐加上經濟復蘇民怨下降﹐相信都令民主派難以保持上屆選舉的優勢。
參加今屆區議會選舉的候選人共有907名,是歷屆區選中,參選人數最多的一屆。不過,相對來說,今屆的選舉氣氛,較以往的冷淡;一般相信是因為同一時間,正進行立法會補選,兩名前高官對壘,搶盡了傳媒視線,沖淡區選氣氛。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出,今年可能是對親政府陣營來說,選舉最有利的一屆,因為近年經濟復蘇和股市大漲帶來的樂觀氣氛,加上民怨下降,認為需要以選票表達對政府不滿的人亦應大為減少。所以他預期,今年民主派的固定票源應比4年前上一屆選舉少,中間票源增多,而可接受親中陣營的選民亦增多。他估計,以民建聯為首的親中親政府陣營,如無意外將成為今次區議會選舉的大贏家。
馬嶽說﹕都見到其實市民對政治問題的關注相對是冷淡的,變成今屆民主派更難利用政治議題炒熱選舉。當選舉變成一個社區福利競賽時,擁有龐大資源的親政府陣營便會擁有最大優勢。
馬嶽又說,這次區選可能是近年親中陣營部署最周密的一次。不少選區可以看到一些“隱形左派”利用專業背景,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在沒有明顯政黨標籤下,民主派候選人難有明顯證據指對手親中,難以做成壁壘分明的效果,亦分薄了民主派票源。他說﹕可能很多對政治不太敏感的選民,難以察覺這些候選人擁有親中背景。於是他們可以利用這個策略爭取更多中間選票,因而可以有機會獲選。
民主派選情告急,正進行立法會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亦急忙協助拉票,她星期日將會走訪全港島的44個選區,為民主派候選人宣傳。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陳太投入得太遲,對選情未必可以起關鍵性改變。他指出,若民主派在這次區選大敗,反而對陳方安生選情有利。他說﹕起到最大催票作用,以及提高泛民支持者的危機意識。所以我反而覺得如果星期日區議會民主派慘敗,對陳太未必有壞影響,可能會有好影響。但當然,陳太及泛民都不願意看見這樣的結果。
不過,蔡子強認為,民主派在這次區選中成績不會太差,相信應可以保留原有的150席,只是部分挑戰親中保守陣營的新參選選區,情況未容樂觀。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本周訪問八百七十多人,當中七成六人表示打算在區議會選舉中投票;四成七表示已決定投票給誰,較月初的調查多了九個百分點。受訪者中,半數表示會按候選人的過往表現去投票;三成六人會按候選人的政綱及政治傾向投票。
而在這次選舉期間,發生血案。元朗區十八鄉南區候選人林添福的競選經理古強華,在星期四晚上參加助選活動後遇到襲擊,腹部、背部及雙手受傷,情況危殆。警方在案發現場檢獲一把刀,案件已由反黑組接手調查。元朗警區指揮官曾財安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事件是否與選舉有關。警方會加強巡邏,確保選民在無後顧之憂下投票。
2007區議會選舉在11月18日進行投票。撇除已自動當選的41個選區,全港共有866名候選人,競逐364個議席。當局會在投票時間晚上10時半結束後開始點算票數,預計凌晨會陸續有選舉結果。(羅佩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