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议员批评曾荫权的施政报告没有交待政改方案
2005.10.12
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在曾荫权宣读施政报告前,举起写上“劫贫济富”和“官商勾结”字句的标语,被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要求他离开议事厅。
过百名市民也在曾荫权宣读施政报告期间在立法会外示威,要求曾荫权关注老人权益。
香港三大政党民主党、民建联和自由党都认为,曾荫权首份施政报告务实。但民主党主席李永达同时批评曾荫权对政改著墨太少。他说:“施政报告比较务实,没有高大空的理念。但民主进程是欠奉的。”
前线议员刘慧卿也批评曾荫权没有交待政改方案细节,但同意曾荫权扩大区议员职能。四十五条关注组议员汤家骅认为,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避重就轻,回避贫富县殊问题。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马岳接受本台粤语组访问时指出,与前任特首董建华的施政报告相比,曾荫权的施政报告涉及政治制度的改革较多。但他认为,曾荫权提出改组行政会议和特首办公室,是希望把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他说:“新的行政会议,由于大部分局长都不会出席将来的行政会议,变相把权力集中于曾荫权和两名司长身上,同时令到曾荫权觉得有需要加大特首办公室的角色和编制,但这未必一定能改善施政,因为如果权力太集中于特首身上反而不妙。”
至于扩大区议会功能和增设专责政治事务的职位,马岳认为,这有助培训香港政治人才和增加参政渠道。他说:“扩大区议会功能和增设局长助理,有助增加参政渠导和培训政治人才。这都是在《基本法》框架内他所能做到的政治改革,相信这有正面义意。”
马岳估计,曾荫权没有在施政报告中交代政改具体方案,是因为即将公布的政改方案比较保守,对他个人的民望不利,因此他选择交由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公布具体方案,以免影响市民对整份施政报告的评价。
©
2005 Radio Free Asia
相关报导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首份施政报告
- 香港区议员曾健成发起民间电台
- 香港民主党区议员谢永龄获广东当局签发回乡证
- 香港政府迟迟不答复绿色和平旗舰“彩虹勇士号”的停泊申请
- 香港民间团体在中国国庆节举行示威
- 香港人权组织向曾荫权提出保障人权的十项要求
- 香港民主党主席李永达希望与中央讨论政改
- 香港在世界竞争力调查排名榜上的地位下降
- 李敖在香港批评民主派盲目争取民主
- 香港亲北京议员为张德江有关六四的言论鼓掌引起争议
- 张德江严厉斥责香港议员要求平反六四
- 诉方律师要求香港入境处交出禁止法轮功学员入境的文件及黑名单
- 香港支联将在中秋节之际举行活动呼吁中国政府释放被捕异见人士
- 香港民主派对曾庆红此行表示失望
- 香港迪士尼乐园本周一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