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首份施政报告
2005.10.12
曾荫权本周三上午在立法会议发表其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施政报告以“强政励治,福为民开”为题。曾荫权说,强政励治即是以行政主导,由行政长官领导特区政府,管治香港。他说:“我所说的强政励治,就是严格依法施政。根据《基本法》确立的政治体制,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行政主导,行政长官是特区的首长,领导特区政府。强政励治取决于领导班子的政治能力和团结合作。作为行政长官,我要求自己是个称职的政治领导者,全面掌握香港的政治形势,充分了解社情民意。”
曾荫权提出改组行政会议,除了三名司长外,日后官方成员祇需要出席涉及其负责事务的会议。曾荫权会委任更多非官方成员加入行政会议,专责不同范畴的政策。他又会增设一名常任秘书长和一名新闻统筹专员,在行政长官办公室工作,负责内部管理和公关策略;此外,还会在行政机关内设立专注政治事务的新职位,以支援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政治工作。
曾荫权在记者招待会上解释,增设常任秘书长的职位,是因为他急切需要加强与行政会议、立法会和主要官员的联系。他一再强调行政主导的重要。他说:“要加强我与立法会的关系、与行政会议的关系、与两位司长的关系,更加我自己办公室也要有好的效率。我是从这方面考虑增加人手。最重记著我们现在是行政主导的政府,《基本法》没有说是分权。”
曾荫权又建议扩大区议会功能,由政府部门与区议会共同商讨如何管理包括图书馆、体育场等区域设施。他还会积极推动特区主要官员、常任秘书长、立法会议员、区议员等多与大陆交流、接触。他会与中央政府商议,在上海和成都增设香港特区政府办事处,由政制事务局新设的内地事务联络办公室负责管理。他会推动立法会议员多到大陆访问。
至于政制发展,曾荫权说,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将公布第五号报告书,提出一套方案,建议如何修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议员的产生办法。市民将会有更大空间和更多机会参与选举,但同时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达致普选目标。
曾荫权说,他并没有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政改具体方案,是因为施政报告应该反映市民最急切的需求。他说:“我觉得施政报告有施政报告的作用,是反映市民最急需的要求。另外,有特别的任务,例如政制改革,施政报告也有交待。例如财政的问题,几个月后在财政预算也会有交待。我想这样做层次清楚些,最重要是分工。”
曾荫权一再强调要分工合作,不属于自己范畴的工作,就不应该管。他说:“这是财政司长的功夫,不是我的功夫。可能董先生没有做过财政司长,但我做过,我知道我应该说甚么,我应该尊重司长的功夫。”
曾荫权认为,政府必须言而有信,言所必行。他会以真诚务实的态度服务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