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教育統籌局本周三公布中學教改諮詢文件,根據諮詢文件,政府考慮在二零零八年放棄沿用多年的五二三英式學制,改行美國、中國等地採用的三三四學制。預料目前在學就讀小六的學生,將會受到新學制的影響。
由於香港過去是英國殖民地,因此一向沿用英國學制。中學生完成三年強制性初中課程後,便會升讀兩年制高中課程。完成五年中學課程後,需參加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所舉辦的香港中學會考,成績合格的考生,再修讀兩年的大學預科課程,通過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才能升讀大學。由於先修了兩年大學預科,香港的大學生,和英國大學一樣,只需讀三年,便能取得學士學位。
在學制改革後,完成三年強制性初中課程的學生,再修讀三年制高中,就要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試。在文憑試中成績合格的學生,進入大學修讀四年,就能取得學士學位,學制與中國和美國採用的制度相似。
政府亦在諮詢文件列明,這次改革是為了擺脫英國精英制的影響,與美國和中國的制度接軌。政府預料在二零零八年開始實施新制,今年修讀小六的學生會受新制影響。
由於修讀大學的年期由三年延長至四年,政府在教育上的開支大為增加。政府估計在新學制下,每年大學的學費將由目前的四萬多升至五萬港元;高中學費亦由四千二增加至每年七千二百港元。政府要動用六十七億的非經常性開支進行改革,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認為,市民要承擔部分費用。他說﹕我相信無人想加學費,因為經濟未曾好,但如果我們不提出這問題,讓大眾討論,這是不負責任的。最重要的原則,家長和社會人士和政府,都有責任要承擔。
香港社會各界雖然支持政府改革,但普遍擔心改革實施後,經濟能力較差的家庭難以負擔。家長聯盟主席陳小珠對香港傳媒表示,她擔心很多家長,將會無力承擔有關費用﹐她說﹐在現在這經濟水平看學費加幅,我相信很大部分家長都無法應付。
政府將會諮詢公眾三個月,在公眾諮詢期結束後,政府視乎市民的反應,再向立法會提交相關的改革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