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龙接替梁爱诗出任香港律政司司长
2005.10.20

中国国务院本周四公布,任命黄仁龙为香港律政司司长,即日生效。但刚?任律政司司长的梁爱诗会继续担任港府的政制发展小组的成员,直至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止。
在九九年,香港政府就居港权争议寻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黄仁龙曾参加香港法律界发起的反释法大游行。今年四月,香港政府再就补选特首任期寻求人大释法,黄仁龙也曾上街游行反对。
行政长官曾荫权在记者会上被问到,若日后港府再寻求人大释法,会否担心黄仁龙对释法有不同取向,引发宪制危机,曾荫权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说律政司长作为政府主要官员,将来若果要再次寻求释法,全体主要官员都是同心同意的。他说:“司长是我们主要官员的主要成员,我们会以同一意向办事。对于释法问题,司长的声音很重要。虽然我们完全没有意向释法,但若真要这样做,我们主要官员会同心同意去做。”
曾荫权强调,邀请黄仁龙担任律政司司长,并非为了争取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支持。他说,今年六月竞逐行政长官选举时首次接触黄仁龙。虽然黄仁龙最终没有提名他参选,但他认为,黄仁龙的成就、声誉和人格,均适合出任律政司司长。曾荫权强调,邀请黄仁龙担任律政司司长,并非为了争取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支持。
黄仁龙表示,在其任内会尽量避免人大释法。至于普选问题,他认为应该以务实态度处理。他说:“在我任内,我会尽量避免要考虑释法的情况出现。对于普选,大家都是向往民主的,但步伐快慢,社会有不同意见。对于民主进程,我认为应以务实和稳健的态度处理。”
黄仁龙强调,会凭自己的良知,捍卫香港司法独立,维护人权。他说:有自己的抱负。会忠于我的良知处理事情。他承认,自己与大陆的官员及法律界接触不多,在大陆的人脉不及梁爱诗。但他认为,大陆法律界也十分熟识香港情况,他会坚守自己的立场,以开放态度了解大陆方面的看法,在互信基础下沟通。
曾与黄仁龙在大律师公会共事的四十五条关注组立法会议汤家骅,欢迎黄仁龙担任律政司司长,但他担心,黄仁龙资历较浅,未必能驾驭律政司内的高级律师。他还表示期望黄仁龙在发觉政府有违反法治原则时,是第一个站出来劝政府依从法治原则
本身是资深大律师的前民主党主席李柱铭认为,黄仁龙是律政司司长合适人选。他又赞赏曾荫权较前任特首董建华开明,委任曾反对释法的人士担任重要职务。
不过,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则认为,曾荫权邀请黄仁龙担任律政司司长,是希望争取法律界支持,为参选下届特首铺路。他说:“他找黄仁龙做律政司司长祇是其中一个布置,向律师界表示好意,因为他将来要继续统治香港,除了公务员外,他还要得到法律界认可。”
现年四十一岁的黄仁龙出生于香港一个基层家庭,父亲是一名小贩。黄仁龙在八十年代考获奖学金,到英国剑桥大学供读法律,八七年返回香港执业,二零零二年奉任为资深大律师。一九八九年至二零零五年间,他先后八年担任香港大律师公会执委会成员。黄仁龙本身是一名基督徒,曾在香港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担任顾问和做义工,探访路宿者。
至于刚退休的梁爱诗,现年六十六岁。她原本是一名家事法律师,曾任港区人大代表,九七年香港回归后加入特区政府,出任律政司司长,至今已八年。九九年,星岛集团涉嫌夸大英文报章《虎报》销量,梁爱诗以公众利益为理由,决定不检控星岛集团主席胡仙,受外界质疑。立法会法律界议员吴霭仪,曾在立法会提出不信任梁爱诗议案,但议案最终被否决。
同年,特区政府因为居港权问题寻求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梁爱诗再度受批评。而她的民望长期是三位司长中最低的一位。
相关报导
- 香港政府公布政改报告书 民主派议员号召市民大游行
- 香港民主党派议员计划发起争取普选大游行
- 曾荫权委任八位新非官方成员加入行政会议
- 曾荫权拒绝就政改方案进行全民投票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首份施政报告
- 民主派议员批评曾荫权的施政报告没有交待政改方案
- 香港区议员曾健成发起民间电台
- 香港政府迟迟不答复绿色和平旗舰“彩虹勇士号”的停泊申请
- 香港人权组织向曾荫权提出保障人权的十项要求
- 香港民主党主席李永达希望与中央讨论政改
- 香港在世界竞争力调查排名榜上的地位下降
- 李敖在香港批评民主派盲目争取民主
- 香港亲北京议员为张德江有关六四的言论鼓掌引起争议
- 香港民主党致信张德江要求中央平反六四以及争取香港普选
- 香港高等法院继续审理法轮功学员被拒绝入境的司法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