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批評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


2005.01.27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文章表示﹐中國當局雖然極力低調處理趙紫陽的後事﹐但仍然阻擋不了數以千計中國民眾到趙紫陽家中悼念﹐不僅平民百姓送花圈到趙家﹐靈堂上也擺有趙的親屬和前國家領導人送來的花圈。與追悼胡耀邦和周恩來的群眾相比﹐這次的群眾數目顯然很少﹐但令人感動的是﹐在三次的追悼活動中﹐老百姓都甘願冒著觸怒當權者會被送入牢獄的風險﹐向他們心中景仰的國家領導人作最後的致敬。

與此相比﹐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在上周則否決全體立法會議員為已故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默哀一分鐘的建議。

文章說﹐趙紫陽於1984年作為中方代表與英方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承諾香港回歸中國後五十年不變﹐為保持香港在回歸過渡時?的繁榮作出了貢獻﹐僅以這項理由﹐香港立法會也有理由為逝世的趙紫陽默哀一分鐘﹐況且香港立法會已有為鄧小平默哀的先例。

文章稱﹐范徐麗泰的發言人1月25日向《華爾街日報》記者表示﹐趙紫陽只是鄧少平政策的其中一個執行者﹐她認為趙對香港的貢獻與鄧不能相比﹔范同時否認是她是受到中方壓力才這樣做﹐並向記者提供了詳細的時間表﹐證明她的否決先於中國官方正式發表關於這個問題的消息。

文章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范徐麗泰是否是自覺地否決提議﹐而是她的決定斷送了中央政府承諾香港擁有的高度自治權﹐讓香港的自由空間比中國大陸還要壓抑﹐最後﹐在贊成為趙紫陽默哀的議員為抗議主席的無理否決﹐堅持進行會前默哀後﹐大部份非直選產生、的支持中央政府的議員離開會場﹐立法會不足法定人數因而發生流會。

不過﹐文章認為﹐支持中央政府的詹培忠議員的抱怨﹐卻說明只有從民主中才能產生出合法性﹐詹培忠在走出立法會議廳時說﹕“我們再要多少次像這樣的低著頭走出立法會會議室呢﹖我們像三、四流的演員。”

文章最後忠告詹培忠與范徐麗泰兩人﹐如果他們不想像糟糕的演員般散場﹐他們只有開始支持正義﹐不要每件事都擔心觸怒中央政府﹔中國需要一些有勇氣的哀悼者﹐與在上周那些堅持正義的香港立法會議員相比﹐詹培忠與范徐麗泰應該感到慚愧。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