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針對本地傳媒被指侵犯私隱的問題,經過長達五年研究,周四召開記者會發表研究報告書,指出報業及新聞行業目前所採取的自律措施,未能有效保障市民個人私隱,免受印刷媒體的無理侵犯,建議成立自律委員會。除了接受對報章及雜誌刊物侵犯私隱的投訴外,又可主動作出調查,對證實侵犯私隱的報章或雜誌,作出勸喻、警告或公開譴責;甚至要求有關傳媒作出更正,否則將投訴交由法庭裁決。委員會的成員由業界,退休法官及公眾人士代表組成。研究報告書將提交民政事務局跟進。
不過,有關建議隨即惹來社會各界人士炮轟,認為這是政府意圖進一步操控傳媒的做法,同時又剝削公眾知情權,破壞新聞自由。
香港記者協會與香港報業公會都表態反對成立自律委員會。記協認為有關建議既無必要,又會損害言論及新聞自由。記協又擔心自律委員會讓政府有操控傳媒的機會。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陳坤耀指出,自律委員會由政府主導,會予人政府有意規管新聞界之嫌。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則認為,以目前政治氣候來看,任何涉及新聞自由的組織或法例,都會令人擔心。
而法改會私隱小組成員陳文敏表示,業界的回響是預期之內的反應。他強調,成立自律委員會目的是加強監察機制,成員袛包括業界及社會人士代表,政府亦不會參與,加上委員會的權力有限,相信不會因此而影響新聞自由。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回應說,會仔細研究法改會建議成立傳媒自律委員會,處理報刊無理侵犯私隱的投訴,並會持開放態度聽取意見,強調政府會維護新聞自由及保障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