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訊盈科大股東李澤楷取得香港《信報》出版權


2006.08.09

創辦《信報》的林山木家族周二宣布,將《信報》和《信報月刊》的出版權,售予由《信報》原股東,與李澤楷各佔一半股權的新公司,作價二億八千萬港元。

根據收購協議,《信報》繼續由原社長林山木的妻子駱友梅擔任社長,林山木和另一名股東曹志明,繼續擔任《信報》專欄作家,原有員工將會繼續聘用,在協議上,新股東明確承諾不會干涉《信報》編輯方針。《信報》董事之一曹志明,在周三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亦表示如何將編採自主落實在收購協議,是這次收購的最大困難所在。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認為,現時編採自主得以確立,主要由於雙方仍各佔百分之五十的股權。但日後一旦有任何股權變動,令李澤楷成為過半數大股東,就可能令情況有所改變,編採自主仍不明朗。

杜耀明指,李嘉誠家族已經在香港多個不同產業佔有主導地位,而《信報》日後作為李氏家族旗下的一間公司,在評論或報導其他同屬李家的企業時,可能受到壓力。他說﹕李家在香港有產業可謂十分廣闊,各行各業都有,由零售到地產到貨運到通訊,母公司的商業利益,會否與子公司間的報導,出現了利益衝突?反而這是需要考慮。

《信報》在一九七三年,由筆名林行止的林山木,以及筆名曹仁超的曹志明共同創立,日常管理就由林山木的妻子駱友梅負責。《信報》的評論,儘管曾經批評北京當局的政策,但一直受北京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而在《信報》去年底傳出售予李澤楷後,傳出相當大的反對聲浪,包括多位專欄作家都聲明反對由李澤楷入主《信報》。而在消息公布前,其中一位反對收購的專欄作家方卓如,已經停寫受歡迎的專欄“國金外望”。(李建軍報導)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