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鄭經翰專訪﹕曾蔭權與民主派的關係

0:00 / 0:00
AlbertCheng2004_Double_150.jpg

香港立法會議員鄭經翰,在一九九八年在商業電台門外被兇徒斬至重傷,在鄭經翰在醫院治療期間﹐曾蔭權多次到院探望,兩人間關係開始變得熟絡,外界認為他是曾蔭權的主要支持者。

鄭經翰在曾蔭權宣布辭去公職,公開宣布參選特首補選後,接受本台粵語組專訪,談到新特首的施政風格,以及中港關係等問題。今天的節目談曾蔭權上台,與董建華的作風不同之處。

鄭經翰指出,曾蔭權上台後,有兩件事市民希望他會去做,但他不會做成,那是改組董建華遺留下來的問責局長,以及行政會議成員。由於他只有兩年任期,作為看守政府,曾蔭權辦不到。

鄭經翰認為曾蔭權上台後,會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發展,以及泛民主派廿五名議員與北京的溝通上做功夫。曾蔭權還會委任一些被排擠的民主派人士,加入政府的種諮詢委員會。鄭經翰說﹕“他應該做﹐但他做不到的,包括改組行政會議,以及踢走無能的局長,這點我想市民對他有所期望;但這件事,他做不到。因為大家知道這兩年是剩餘任期,這兩年是看守政府,釋法指兩年任期後等同看守政府,市民想他做的事,他做不到。他會做的事,主要向公眾交待西九的問題,我想他應著手處理,在委任諮詢架構時,會盡量容納被杯葛被排擠的民主派議員。他會盡量在任期內,打開民主派與北京溝通的門路。”

鄭經翰對近日香港部份傳媒的傳言指曾蔭權上台後,會改組行政會議和內閣的講法不表贊同。他指出,雖然曾蔭權想改組行政會議,但他不會做,亦做不到。

在被問及作為看守政府,如何施政的時候,鄭經翰表示,雖然在這兩年中,曾蔭權只是一個看守政府的領導人,但市民仍然會見到與董建華時代的區別,曾蔭權政府的執政能力,以至問責程度都比較高。他說﹕市民可以期望,亦可以放心在於執政能力,效率,以及官員問責會比較認真,會看到其中的分別。

鄭經翰指,曾上台後,由於他有實權,就算三司十一局中有人角逐特首,他們仍會聽命於曾蔭權。而曾蔭權只要能夠維持民望,政治上不犯錯,中央政府繼續維持對曾蔭權的支持。由於中央政府,已經控制了選委一半議席,他預料曾蔭權連任問題不大。鄭經翰說﹕“我想最重要是有民望,我想他是一個很親民的領導,同時他要留意到這是小圈子選舉,不是全民直選。他這兩年要做兩件事,首要保持民望,不要有五十萬人上街倒曾,最好無人上街。另一方面,不可得失八百名選委,但只要他有民望,政治上不犯錯,中央會繼續支持他,只要中央繼續支持他,在八百名選委中,有四百多名是聽命於中央的舉手機器,這就不成問題。”

但他又在訪問中,指曾蔭權在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問題上,應與董建華劃清界線,不要再出現類似紅灣半島、數碼港這些被指有官商勾結之嫌的事件。曾蔭權要做到,做事給人感覺公正。

在下一節,鄭經翰會談到,曾蔭權一旦上台後,新政府如何處理與不服氣的親北京人士和民主派的關係的看法。

在董建華宣布辭職後不久,已開始傳出,部份親北京傳統左派,即所謂的“土共”,非常不滿意由曾蔭權繼任。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蔡素玉率先在香港電台節目中,高調批評曾蔭權袛是靠運氣起家,並無實際本事,蔡素玉的言論令全港各界為之囑目。

鄭經翰認為,雖然中央政府只給曾蔭權兩年任期,令親北京支持者,仍然對兩年後選出新特首抱有希望。但他不認為在這兩年內,曾蔭權能與這些香港的傳統左派修補關係。而香港傳統親北京陣營,在意識形態和政策,仍然會支持曾蔭權,但對於曾蔭權的其他政策,有可能成為雙方討價還價的角力場。

鄭經翰說﹕“不會好,因為是兩年任期,如果五年任期就會好。因為五年大家要接受現實,但兩年任期,大家有個看法,這不代表我意見,亦不代表我的立場,左派和一般人也好,都認為中央政府不是信曾蔭權十足,要釋法,將任期由五年變為兩年,只是試工,或過渡期人物,他們仍看零七年選舉,他們心目中的行政長官一定不是曾蔭權,在這兩年,他會頗為艱難。”他還說﹕“自由黨和傳統保皇黨,不會真心真意去支持他,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陽奉陰違,這不出奇,可能在立法會投票時,或意識形態相關的問題,例如六四、廿三條等支持政府,在其他政策上反而會討價還價。”

鄭認為,曾蔭權在一些日常民生相關的政策上,與民主黨有共同語言。日後他領導的特區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政策,有可能反過來需要民主黨保駕護航。

他說﹕“老實說,立法會有什麼權,立法會有什麼可以阻撓,如果政府政策得到人民支持,立法會去阻撓,只會令立法會背上黑鑊。另外,除了意識形態,在政治、意識形態問題,保皇黨會支持他,在民生政策方面,我想泛民主派又會支持他,泛民主派在政策上是支持者,將來會突顯出來。市民可能那時會知道,真正的保皇黨是民主黨。除了意識形態、政治保皇黨是舉手機器,到了民生政策,不會支持政府,像反吸煙、最低工資、最高工時,政府就算想做好事,保皇黨也不會支持。曾蔭權上台後,局面會轉,到時才知道,原來民主派才是真的保皇黨。”

除了在較早前談到的西九龍文娛區,以及泛民主派溝通的問題,曾蔭權作為特區政府政制小組的負責人,他要提交政改方案。

鄭經翰指出,將來令曾蔭權和民主派起衝突是政制改革。由於《基本法》規定,任何政改方案,都必要得到立法會內三分之二議員同意,他認為將會有六名立法會泛民主派議員,為此會投向支持政府,但鄭經翰拒絕透露,那些泛民主派議員,將會在政改問題上投向政府。他說﹕“倒過頭來看,令民主派擔心的地方在於,曾蔭權提出方案增加議席,人大釋法講明功能組別和直選議席按比例增加,到時對民主派是一大考驗,到時就玩SHOW HAND,一定要在立法會得到三分二通過,不計主席一票,就要四十票,而民主派有廿五票,迫民主派有六個人背叛民主派,一定有,民主派內部知道有五個,剩下一個善價而沽,人人都想做關鍵性的一個。”

鄭經翰預料,民主派日後與曾蔭權的合作。但袛限於民生問題,衝突在政治爭拗。相反,曾蔭權同時會與親北京人士合作,亦在於政治問題;但民生問題上,雙方又會有出現磨擦。但曾蔭權會放棄董建華時代與民主派對著幹的態度,而熱門的政務司司長人選許仕仁,與民主派亦有溝通。他說﹕一定在政治爭拗,在民生政策爭拗上,與阿董年代的對著幹態度改善很多,至少不會杯葛民主派。就算他的第二把手許仕仁,與民主派過去關係,不管是好是不好,但至少是有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