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鄭經翰專訪:曾蔭權有望使中港關係正常化

在上一節,鄭經翰向本台記者談到曾蔭權當選後可能採取的政策,以及與泛民主派的關係和合作問題。

鄭經翰認為,曾蔭權很希望當選後可以安排香港立法會內泛民主派廿五名議員上京,但四五行動的立法會議員,人稱“長毛”的梁國雄,卻成為民主派廿五名議員全體訪京的障礙。

泛民主派一直在要求,特區政府安排泛民主派廿五名議員全體上京,會見國家領導人。而泛民主派的回鄉證問題,也是中央與民主派關係會否改善的一個重要標誌。那些同時兼有支聯會常委身份的立法會議員,能否上京會見國家領導人,更是各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

曾蔭權一直都希望,自己當選特首後,能夠安排泛民主派廿五名議員全部上京,但現時的阻礙,並非在於具有支聯會常委身份的泛民主派議員,而是一向言行都出位,在當選立法會議員後,經常在議會內部被立法會主席警告要遵守秩序,外號“長毛”的四五行動立法會議員梁國雄。

鄭經翰認為,如果梁國雄上京,很可能會在北京作政治表態。例如在人民大會堂內高呼結束一黨專政的口號,情況就會非常尷尬﹐建議同意他上京的人要冒很大的政治風險。因此,梁國雄成為泛民主派議員集體訪京的主要障礙。他認為,比較有可能做到的方案,就是除了梁國雄外,其餘廿四名泛民主派議員上京。

他說﹕困難只有一個,即是長毛,唯一困難就是長毛,我想他很想廿五名泛民主派議員上京,打開溝通之門,但阻力來自長毛。因為大家都知道,長毛一上京,他一定會作出政治表態,在人民大會堂見國家領導人,他一句話可能會說就是打倒一黨專政,即送長毛去死,也是送自己去死,在政治上有很大風險,我想最終可能做法,不論主觀願望,還是客觀現實,就是除了長毛之外,其餘廿四名泛民主派議員上京。

鄭又指出,有分析認為,長毛能否上京,將牽動其餘在香港身兼支聯會常委的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包括何俊仁、鄭家富等能否上京會見國家領導人,以及他們的回鄉證問題。但他認為,曾蔭權在泛民主派上京問題上,已經很努力去爭取,有點像西片《辛德勒的名單》中的主角,能做多就做多少。鄭經翰說﹕但我想如果長毛不能去北京,變了少一個,可能令支聯會中常委都不能去,所以長毛是一大阻力。有分析指,本來廿五人去就好,但如果只得廿四人去,中央政府可能乘機不讓支聯會中堅分子,像鄭家富、何俊仁等上京。但我認為,曾蔭權是很努力去做,而用難聽點的說法,就像西片《辛德勒的名單》般,能救得一個得一個。

雖然有傳言指,泛民主派有機會被委任入行政會議,但鄭經翰認為,由於曾蔭權當選後,並不打算改組行政會議,泛民主派透過加入行政會議,進入權力核心的機會不大。

在下一節,鄭經翰會談到,他對曾蔭權如何處理,外界普遍認為董建華的強項:中港關係。

除了中央政府與泛民主派之間的關係,香港市民都會關注,缺乏董建華與中央高層領導人的家族式密切關係的曾蔭權,一旦成為特首,將如何進一步加強中港之間的目前尚為良好的關係。不少人認為,前任董建華在中港關係上,做得相當不錯。

不過,鄭經翰批評董建華在任內,單靠與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來加強中港關係,是畸形和不正常的做法。他以老闆與馬仔的關係,來形容董建華改善中港關係的做法。他又指,董建華事事靠國家領導人去撐腰,連改善中港關係亦不例外,其實開罪了不少地方領導人,反而令中港關係不好。他認為,曾蔭權一旦當選特首,會比較倚重通過正常渠道,繼續去發展中港間的關係,從而令中港關係得到正常化的發展。

鄭經翰說﹕其實董建華搞中港關係搞得不好,董建華唯一的關係,就是他與江澤民的關係,過去有事找江澤民,其實得罪很多地方領導,和其他領導人。曾蔭權不會有事直接找胡錦濤,做開政務官的人,會依據系統制度去做,反而會將中港關係正常化。以前董建華事事找江澤民,並無什麼中港關係,只有老闆與馬仔的關係。

雖然有人指曾蔭權缺乏與中央最高層領導人的私人關係,對他發展中港關係不利。但鄭經翰認為,這樣既有弊,亦有利。他認為中央政府除了在意識形態相關的問題上會對香港出手干涉,在其他的香港問題上,中央不會插手。這也是中央希望曾蔭權出任特首的目的。他說﹕無重大政策,中央除了廿三條和政改,其他香港事務,中央不會理。在香港事務上,除了意識形態相關的問題,中央不會理會。中央政府找曾蔭權來做特首,就是希望找一個有能力執行的人,在其他方面,中央政府並不會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