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在八月十五日本投降日參拜靖國神社


2006.08.15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無視亞洲鄰國的強烈反對,周二前往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這是日本近二十一年來,首次有在位首相在日本投降日當天參拜靖國。小泉此舉引發中國及韓國官方與民間的強烈抗議。

小泉純一郎在當地時間早上七時許,在秘書陪同下,乘坐專車,抵達靖國神社,他身穿黑色禮服,到神社正殿鞠躬行禮,但並沒有按神道教傳統方式參拜,他再捐獻二萬日元的獻花費﹐之後在登記冊簽名,寫上內閣總理大臣的官銜;前後逗留十五分鐘後離去。這是小泉任內第六次到端國神社參拜。日本共同社指出,小泉此舉是為了在9月卸任前,履行他在2001年競選自民黨總裁時的承諾,他當時宣布要在8.15當天進行參拜。

小泉再度參拜靖國神社,並且選擇在日本投降日當天參拜,引起了中韓兩國的強烈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小泉 “執意參拜供奉戰犯的靖國神社,是在挑戰國際正義,踐踏人類良知”,聲明又指小泉的行為「損害日本的國家形象和利益」。中國外長李肇星,緊急傳召日本駐華大使宮本雄二,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他譴責小泉破壞中日關係政治基礎。

韓國外交部也在聲明中對小泉破壞韓、日關係,以及東北亞國家的友好關係的行為,表示“極為失望與憤怒”。總統盧武鉉要求日方反省歷史,採取措施解決教科書及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在首爾,有二千人到日本使館抗議,並撕毀小泉的畫象。

在北京,三十多名民間保釣人士,手持國旗及抗議橫額,到日本駐華大使館,抗議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他們高叫抗議口號,他們原想遞交抗議信,但使館無人接收,於是將信件扔入使館內。示威歷時約20分鐘,大批公安在場戒備,但並無阻撓。

不過,中國民間對日索償聯合會,在北京召開抗議小泉參拜神社的記者會時,就遭公安阻撓,並趕走到場採訪的傳媒。該會的法律顧問謝啟大估計可能當局憂慮會引起過度高漲的反日情緒。

就兩個民間團體不同的遭遇,中國民間保釣聯合會召集人李南認為,中國當局基本上不支持民間任何的抗議活動,但在政府有能力掌控的情況下,有時會較為寬鬆。

小泉純一郎再次參拜靖國神社,不僅激起了中國人的強烈憤慨,也引起日本人民的反對。日本銘心會、神戶南京心連心會、長崎日中友好希望之翼三個和平團體共六十一人專程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和平集會,悼念南京大屠殺三十萬中國遇難者,並抗議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台灣立法委員高金素梅率領近五十名台灣原住民,原計劃由靖國神社附近一處公園,遊行到靖國神社抗議,但遭到日本警方阻擋,雙方曾發生肢體碰撞及對峙情況,隨後離開現場。

香港索償協會等多個團體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館示威,抗議小泉再往靖國神社參拜。團體促請日本傚法德國,坦誠正視過去發動戰爭的錯誤,以史為鑑。(姬勵思報導)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