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周一發表題為“布什連任成功對中國的意義”的署名評論文章﹐評論文章表示﹐過去歷屆美國總統大選舉﹐中國問題一向是候選人主要的議題之一﹐由胡佛總統年代開始至2000年總統大選﹐從未在大選的重要議題中缺了中國問題。但在今次大選中﹐有關中國問題的討論郤完全消失﹐這是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不尋常現象。
不過文章認為﹐在總統競選中沒有討論中國問題﹐並不等如中國問題不存在。布什獲勝連任的本身﹐就對中國和美中關係有極大的意義。事實上﹐這是一種世界觀戰勝了另一種世界觀表現。
評論文章指﹐克里的世界觀以和平為終極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一定要在舊有的框架下通過國際會議來解決。侵略者的野心可以在聯合國或第三國的幫助下以外交途徑來解決。在種構思下﹐像台海這種戰爭熱點也就被看成算不了什麼。克里所鼓吹的模糊策略﹐正是這種將危機模糊化小再化無的主要支持力量。對於克里來說﹐面對中國威脅武力攻台的重要關頭上﹐美國應該繼續故意在是否支持台灣軍事防禦上含糊其詞。文章認為﹐這樣做只會令兩岸益發去猜測美國的底線﹐令台海形勢越趨緊張。
在另一方面﹐台海目前的和平穩定﹐是拜布什總統在執政中期逐步拋棄含糊的台海政策所賜﹐布什有效地、以絕不含糊的政策向外宣佈﹐如果中國武力攻打台灣﹐美國肯定會出兵助台﹐但台灣亦不能單方面宣佈獨立﹐改變台海的現狀。就是因為這種兩面都清晰的政策﹐對兩岸的極端份子具有實際的阻嚇力﹐從而為台海帶來實質的和平。
評論文章指出﹐在這次的美國總統大選中﹐中方派出數量龐大的觀察團赴美觀摩。評論文章表示﹐希望中方可以從中吸取克里落敗的教訓﹐就是以詆毀對方來作競選綱領必然會自取滅亡﹐布什的連任﹐可能會令中國在其國內外的宣傳中減少或甚至停止醜化布什及美國對外政策﹐美國不應再在中國的官方媒體中被日常醜化定性為霸權主義、帝國主義、單邊主義、道德上自私或反華勢力等等﹐這樣才會有助發展雙方的關係。
評論文章最後表示﹐布什和胡錦濤最終都鞏固了權力﹐兩人都有強烈的慾望來整頓國內的混亂。當權力集中到這兩個人的手上時﹐中國應該對和平解決台海問題有信心﹐中國可以在解決目前的朝核問題上作出更有建設的貢獻﹐或者更專注地整頓國內的社會改革。文章指出﹐歷史給胡錦濤帶來一次重要的契機﹐這就是美國人民授予布什連任﹐胡錦濤應該在2008年華府可能重返“含糊政策”時﹐熱誠地迎接這個不可多得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