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了13年“中國人權”主席一職的劉青﹐在上個月初正式退休﹐但仍會擔任理事會成員﹐而中國人權主席這一職位亦被取消。
導致這次“中國人權”進行結構改革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去年發生的罷免風波﹐為數頗多的理事因不滿主席劉青的作風﹐要求罷免劉青﹐有三名理事因此而辭職﹐包括該會理事會共同主席、著名科學家方勵之。
有理事指控劉青沒有經過換屆﹐領導該組織長達13年﹐並將“中國人權”的資金轉至三個和他有關連的組織。
劉青接受本台粵語組訪問時﹐否認有關指控﹐稱這些都是不實的謊言﹐理事會經過調查後﹐在早前已經作了文字回答﹐認為這都不是事實。
對于海外民運人士和組織之間的內鬥﹐導致海外民運勢力如一盆散沙的情況﹐劉青表示﹐海外民運人士需要有專業化的精神和學習規則﹐才可以用心專注推動中國的人權事業﹐如果只是沿襲了中國文革式的做法﹐這是不會搞好人權和民主的工作。
回顧過去13年的人權工作﹐劉青表示沒有太大遺憾﹐他說﹕做事情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說法﹐如果不能達成一致﹐分開做,各走各路﹐是很正常的現象。不過,他堅稱他的退休是幾年前已有的計畫。
劉青表示﹐“中國人權”從一個很小的團體發展到在紐約和香港分別有辦公室﹐以及每年都有固定捐款來源和收入﹐是十分專業化的組織。另一方面﹐他亦看到中國人權的改善情況非常緩慢﹐主要原因除了是中國政府的因素外﹐大陸人民的人權理念不夠深入﹐造成起來真正爭取和捍衛人權在中國還是少數人的事情。
劉青在退休後會撰寫一本書﹐記錄他在“中國人權”13年來以及1976年以來他參與中國民主運動的經歷﹐他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這來書﹐並同時翻譯成英文出版。
現年59歲的劉青1978年至1979年在北京的民主牆運動中擔當領袖﹐並且幫助出版異見人士魏京生在法庭上的供詞﹐為此他被當局判以三年的有期徒刑﹐而隨後因為試圖將長達196頁敘述其監獄生活的文章偷運至外界出版﹐而使他的刑期被延長至10年。
1989年,劉青在陝西被釋放﹐不久,他因為返回北京而被再次拘留了6個月。1992年7月﹐劉青以訪問學者身份前往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一年﹐而三個月後﹐他在中國人權開始擔任領導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