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國會山莊週報》的一篇報導說,2000年到2004年間,共有34位國會議員接受兩個與台灣政府關係良好的商業團體,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CNAIC)及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CIECA)招待訪問台灣,而這兩團體並未根據美國法律規定,向美國司法部及國會登記為遊說團體,涉嫌觸犯美國法律;而議員收受外國招待則觸犯國會規章。
台灣傳媒在報導時,還暗示這些來賓得到好處後,以各種方式回報台灣。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呂慶龍表示,美國傳媒報導和事實有出入,他指,其實不是兩個團體,而是一個團體,因為兩個組織在2002年改組,成為國際文經協會。呂慶龍說:“因為這是一個非政府組織,並不是以營利事業為目的的NGO,他主要的宗旨是在促進我們跟國際社會相關的成員,尤其是在經貿方面的互動跟合作,當然包括美國在內。而美國前來這邊訪問的團體,也都跟他們國會報備過。”
呂慶龍強調,這些美國來賓抵達台灣後,外交部祗在幫助來賓拜會政府官員的過程一提供協助。呂慶龍表示,這是民眾自發性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也就是在台灣俗稱的全民外交,和政府部門無關,所以美國傳媒的指控並非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