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官員認為中美峰會沒有產生不利台灣的變數
2006.04.21
台灣大陸委員會副主委游盈隆表示,這次中美峰會的議題,主要集中在中美兩國經貿,以及區域安全上面,台灣議題祗是其中一小部份,而他相信,台灣議題並不是這次會議的重點。
游盈隆指,從美國總統喬布什的談話來判斷,峰會結論並未超出台灣方面在事前的評估。游盈隆認為,美國政府並未改變對兩岸的基本政策和立場,也就是建立在中美三個公報和台灣關係法上面的一個中國政策。
游盈隆說:我想布的談話中方可能會大失所望,中方在會前強力運作,希望布希總統能夠講一些他們所期望的一些話,包括:反對台灣獨立。但是布希總統並沒有這樣講,他祗是談到do not support。所以整體來講,我們期盼中國當局能夠善體美國所代表的國際社會的主流意見,也就是希望在兩岸關係、兩岸未來上面,希望中方能夠放棄用非和平的手段來解決兩岸的爭議。
游盈隆推測,既然中美峰會沒有產生不利台灣和兩岸的變數,他相信在短期之內,兩岸的關係和現況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台灣的外交部就發表聲明,指出布什在白宮致歡迎詞時重申,美國對台海政策之立場,顯示美國政策一貫,並無改變,並充分表現出美國對台海和平之重視與承諾。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表示,這次峰會,是中美兩國首次以經貿為重點的峰會﹐而和兩岸有關的重點,應該關注在峰會結束後胡錦濤的談話。
林正義指,胡錦濤在記者會中,引述布什在峰會所提出的不希望台灣採取的片面行動,影響中美關係。胡錦濤對布什這番談表達高度讚賞。林正義認為,胡錦濤的談話,顯示中美兩國擔憂2008年北京奧運前的台海現狀,兩國後續的作為,值得台灣當局關注。
©
2006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