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前太平洋艦隊司令布萊爾將訪問台灣

0:00 / 0:00

美軍前太平洋艦隊司令布萊爾本週末將到訪台灣﹐以美方專家的身份觀摩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

布萊爾上將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一個早餐會後對本台表示,週未出發到台灣,是以美方資深軍事觀察員的身份,與台方交換漢光演習的經驗,亦是今年來美方最高層的人員訪問台灣。

對於大陸一月份,第一次成功用飛彈摧毀自己在地球低軌道的一個老衛星,即反衛星試射成功,對美國太空資產構成的威脅﹐布萊爾說﹕“中方的衛星與美國一樣,都在地球的低軌道位置。”反衛星試射成功“並沒有改變美中亞太軍力的基本因素”。他說,互信需要一點一點的建立。

在聯同美國前貿易代表希爾斯,發表的致布什政府的政策建議中,布萊爾建議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吸納中國的崛起,他不同意布什政府“太空不需要對話”的態度,並建設可以邀請中方更高層級的官員到訪美國的太空總署,以及提升中美軍方的交流。布萊爾對本台表示,互信需要一點一點的建立,以推動中國,進一步融入國際社會。令中國在安全、貿易、金融及人權等領域,根據國際規範行事。他舉例說,中美間的海上反走私、反海盜等領域,有更多的合作空間。

在台灣問題上,布萊爾並提醒中方,不能夠莽動。他說,過去35年的台海局勢對三方,美、中、台三方都有利。中國要清楚明白,一旦以武力統一台灣,華府不排除會派兵阻止,將由“三贏”的局面改為“三輸”,美國、中國、台灣都是輸家。他說,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策略是“戰略模糊”還是“態度清析”﹐都是文字上的修辭,中方必須知道利害所在。

布萊爾還表示,對中國採取更加開放的態度,不會改變地區的安全格局,美方在關島的軍事設置,需要繼續提升。一是分擔沖繩的壓力,二是提升美軍在太平洋的整體作戰能力。美方並需要慎重地考慮,將海軍在太西洋的注意力轉移到太平洋,配合亞太地區的發展趨勢。對於批評指,報告對大陸的工會、人權、民主著墨不多,布萊爾指,在中國推動民主需要靜靜的進行,而不是大大聲地去做。(何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