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領袖聚會印尼首都雅加達討論賑災和預警事宜
2005.01.06
聯合國祕書長安南、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中國總理溫家寶等二十多個國家領袖和國際組織代表,本周四上午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會議中心,召開領導人特別會議,商討南亞地震及海嘯賑災工作。
各國領導人在會議開幕前全體起立,為南亞大海嘯和地震十多萬死難者默哀。之後,受災國家領袖依遇難人數多寡順序發言。首先發言的是印尼總統蘇西洛,他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南亞各國成立地震海嘯預警機制。他又說,各國不應著眼於成立預警機制的成本,因為一旦發生災難,後果十分嚴重。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則促請各國堅持賑災工作。雖然聯合國目前已籌集了四十億美元捐款,但安南擔心部分承諾了捐款不會落實。他預計,海嘯災區在未來半年內,仍急需近十億美元資金;他促請各國增加捐款。他又呼籲,各國不要僅著眼於短期救災工作,還應顧及災區的重建工作和長遠發展。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會上宣布中國增加二千萬美元捐款。他又表示,中國會協助受災地區建立地震海嘯預警機制。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周四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溫家寶在領導人會議上建議東盟國家本月底在北京,召開海嘯預警研討會。他說:中方已建議於本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東盟海嘯預警研討會,屆時將邀請東盟國家、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和有關國際組織的專家與會。中方希望通過舉行研討會,建立即時交換和評估相關資訊、預報和預防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的機制。
陪同溫家寶到雅加達參加會議的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表示,中國擁有設立預警機制的技術,可以支援南亞國家。
©
2005 Radio Free Asia
相關新聞
- 印尼救災面臨巨大的困難
- 鮑威爾﹕從未見過如此慘重的災難
- 南亞海嘯大災難死亡人數已超過十五萬人
- 南亞海嘯大規模援救工作正在展開
- 本臺記者採訪正在泰國布吉的香港義工曾建城
- 《華爾街日報》評論﹕貧窮將導致海嘯的死亡進一步上昇
- 香港各界為南亞災民募捐已經超過一億港元
- 海嘯大災難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十萬
- 《金融時報》評論﹕救災可能是國內和解的契機
- 台灣開展大規模募捐賑災活動
- 香港政府﹕尚有上千名在泰國的香港遊客未能取得聯絡
- 香港民主黨推遲元旦大遊行計劃
- 地震和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六萬人
- 東南亞海嘯死亡人數繼續上昇 近四萬人喪生
- 在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遭遇海嘯而受傷
- 印尼大地震引發海嘯造成兩萬多人死亡
- 各國政府和救援組織向印尼地震海嘯受害國提供援助
- 云南發生地震
- 貴州發生山泥傾瀉至少16人死亡
- 印尼發生強烈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