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0:00 / 0:00

第60屆聯合國大會選出新成立的人權理事會首屆47個成員,中國以146票入選。有中國人權組織認為中國入選對改善其自身的人權狀況有負面的影響。

聯合國大會周二就新成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選舉。中國以146票當選。在亞洲國家中,得票最高的為印度,取得173票,中國位於印度、印尼、孟加拉國、日本、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和韓國之後。

中國人權組織仁之泉執行主任趙昕認為,中國當局一直強調最大的人權就是生存權,這次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只會讓它更振振有詞的聲稱本身的人權狀況理想。

因協助拆遷戶而被公安虐打至殘廢的北京律師倪玉蘭質疑中國入選對老百姓有任何裨益,她說,當局剝奪人權的事件天天在發生。

不過,公民維權網負責人李健就認為,中國入選表示它要就監督侵權行為上承擔責任,某程度上有助中國改善人權狀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周三表示,中國將根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全面推進國內人權事業,認真履行國際人權公約義務。他強調,中國一貫高度重視,並致力促進和保護人民的人權與基本自由,積極開展國際人權領域的對話和合作。劉建超說,中國將與其他理事會成員,為國際間的人權作出貢獻。

新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取代被解散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總共47個席位。亞洲和非洲各擁有13席,東歐6席,拉丁美洲8席,西歐及其他發達國家7席。

而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成立一個新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是為了取代由於成員國本身人權紀錄不佳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但這次選舉的結果,幾個人權紀錄備受批評的國家,包括中國、古巴、巴基斯坦,俄羅斯等都入選,令人質懷疑新理事會如何保護大眾免受壓迫、酷刑和其他的人權虐待。

美國《華爾街日報》及英國《金融時報》評論,新理事會的組合方式產生一個像以前一樣劣質的人權委員會,這又是一次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糕的所謂聯合國改革。(姬勵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