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訪華推動兩岸對話


2004.10.20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對媒體表示﹐國務卿鮑威爾於24日至25日訪問中國時﹐將會鼓勵中國把握機會與台灣對話。同時,鮑威爾也將針對中方一直以來高度關切的售賣武器議題正式表示美方的立場。

包潤石表示﹐鮑威爾會與中國領導人討論陳水扁近日對中台關係的回應﹐並藉此提出兩岸對話的討論﹐希望中國把握機遇﹐與台灣方面進行對話。

據中央社報導﹐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認為﹐談判是結束衝突的基礎﹐鮑威爾訪問中國敦促兩岸對話﹐不但是為兩岸維持和平穩定帶來有利的基礎﹐甚至可以為美國總統布什尋求連任的選情加分。他認為﹐兩岸必須對話才能消弭台海局勢緊張﹐維持兩岸和平穩定對美中台三方都有利。

施明德提醒中國若要給美方面子,對此表現出善意﹐相對的,也會要求美方在這個議題作出一些讓步。中國若要價過高﹐將難以促成兩岸對話。反之﹐美方可能有限度的接受中方要求﹐這部分也可能暫時損及台灣利益。

施明德強調﹐中國若能順水推舟﹐既給美國面子﹐又回應台灣方面釋出重啟對話的善意﹐那麼台灣方面在可以容忍的範圍內﹐也必須把握機會﹐不要怕談判。

美聯社的評論亦認為﹐兩岸對峙的台灣海峽是目前世界上軍事衝突高危的少數地區之一﹐隨時會在一夜之間,擦槍走火﹐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美國對台灣海峽的處境當然是非常關注﹐尤其關注陳水扁的言談?動會將台海局勢的發展方向帶到一個怎麼樣的地步。理由很簡單﹐因為在《台灣關係法》下﹐美國承諾一旦兩岸發生戰爭﹐美國有義務出兵保衛台灣。

評論指﹐美國出兵助台的可能性很大。助理國務卿凱利向國會曾表示﹐美國會被捲入台海衝突的機會率很高。

評論引用專家的意見指出﹐美國對出兵台灣海峽的政策則較含糊﹐對中方表示如果中方動用武力攻打台灣﹐不能預設美國不會出兵介入﹐但對台方則表示﹐如果台灣挑舋中方武力攻台﹐那便不用設想美國會出兵保衛台灣。這個含糊的政策﹐令中台雙方都在猜測美國是否可能出兵干涉台海軍事的衝突﹐可能對維持台海的和平有所幫助。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