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J. Stapleton Roy),呼籲美國當局和輿論以務實的態度對待中國的崛起。他為中國擴充軍備、外交、貿易及貨幣等備受西方國家非議的政策護航;芮效儉害批評今屆美國總統選舉,沒有一個候選人有正確的對華政策和有遠見的外交視野。(特約記者紫竹報道)
芮效儉現時是基辛格顧問公司的副總裁,他於美國時間週二,在紐約大學"一個以中國與國際政治環境"為題的會議上﹐認為中國提倡和平崛起是明智之舉﹐因為和平穩定是發展經濟的前提。他說這對於推崇單邊和霸權主義的美國當局是不可以想象的。
縱觀美國總統初選﹐他說沒有一個候選人有正確的對華政策和有遠見的外交視野。他說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是因為蘇聯自己的瓦解﹐並不是因為美國自身的壯大。從冷戰過後到現在﹐美國政府都沒有為領導全世界的準備﹐而美國民眾普遍對國際事務無知。
芮效儉呼籲美國當局與政客以務實的態度來對待中國的崛起。他說在去年秋天的時候﹐單是華府便有幾十個議案是針對中美的貿易逆差和要求人民幣升值﹐但美國的政客現在不可以把拖垮美國經濟的次貸問題怪罪於中國﹐一下子矛頭便轉了風向。
對於美國輿論一直批評中國不斷地增加軍費預算﹐芮效儉反問:到底怎樣才算是正常的軍費預算?為什麼美國不去批評歐盟和日本龐大的軍費?他說西方社會要體諒中國的國情﹐因為在過去的一百年中國不斷受西方列強和日本的侵佔﹐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很自然要擴充軍備。不過﹐他指中國需要增加軍事的透明度才不會引起週邊的亞洲國家的疑慮。
至於中國被國際社會垢病的石油外交政策﹐芮效儉說任何國家因為資源的需要而發展能源外交是很自然的事﹐正如美國偏袒沙特阿拉伯和在伊拉克揮軍。對於西方輿論指中國在蘇丹的投資是促進達富爾的種族屠殺﹐芮效儉反諷美國現在與厄瓜多爾和新機內亞等產油國積極發展外交關係﹐而這些非洲國家的獨裁統治並不比蘇丹好到哪裡去。
對於現在台灣當局決定要在三月大選期間進行入聯公投﹐芮效儉指出這是危險的舉動。他說既然美國與中國已經公開發表自己的立場和對策﹐台灣的領導人需要作出明智的決定﹐不要一意孤行。(紫竹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