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表示沒有確實證據證明提高人民幣匯率對美國有利
2005.06.24
美國政府近來不斷向中國施壓﹐要求中方改變匯率制度﹐美國指責中國人為地壓低人民幣的幣值﹐以利於中國向美國出口商品﹐美國的製造業因此受到打擊﹐大量工人失業。
美國聯邦蓄備局主席格林斯潘周四在國會參議院金融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卻表示﹐有人相信迫使人民幣升值﹐有利於美國的製造業﹐並會增加就業機會﹐但他看不到有證據證明這個結論。
格林斯潘說﹐人民幣升值將會搞亂過去10多年來所形成的格局﹐但對美國整體的進出口貿易﹐與中國在第三市場的競爭只帶來很少的影響。
格林斯潘表示﹐對中國商品廣泛徵收關稅﹐無疑會大量削減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但這樣會迫使中國去尋找成本更低的原料供應﹐美國也不會因此而鞏固了就業機會。任何防礙了公平競爭的關稅都會令美國人的生活水平降低﹐重返保護主義﹐威脅世界正在上昇的生活水平。這樣的做法只會釋放一個訊息﹐就是美國只會享受世界貿易的好處﹐但不願意承擔必要的結構性調整。
美國財政部長斯諾則表示﹐現在應該是中國推行更具彈性的匯率制度的時候了﹐中國目前的貨幣政策是高度扭曲的﹐為全球穩定成長的貿易制度帶來了風險。斯諾警告﹐若中國到10月仍然將人民幣與美元掛勾﹐到時財政部發表的報告就會指控中國操控匯價。
參議員鮑庫斯(Max Baucus)在會上表示﹐中國人為地壓低人民幣幣值﹐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價格低廉﹐是造成美國貿易赤字的原因。鮑庫斯更指出﹐已掘起的中國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例如日前中國海洋石油公司非善意收購加州聯合石油公司一事﹐顯示來自中國的挑戰已觸動了美國的政界及金融界神經。鮑庫斯說﹐美國人緊張中國對美國經濟的衝擊﹐擔心美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會受到打擊。
與此同時﹐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加緊進行對聯合石油公司的收購計劃﹐於周五發表聲明﹐願意在收購後出讓一些聯合石油公司的資產﹐並接受美國的國家安全監督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