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組織指責中國仍然向蘇丹出售武器


2008.03.14

美國的人權組織周四發表報告指﹐即使達爾富爾局勢升級﹐中國仍向蘇丹出售了總值逾5500萬美元的輕型武器。美國中情局長海登更嚴厲批評中國未承擔大國應有責任﹐不向蘇丹政府施加壓力。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人權第一”發表報告指,當各國順從聯合國的武器禁運,終止對蘇丹武器供應的同時,中國對該國的武器供應卻日益增長。報告指,在2004至2006年間,中國的輕型武器佔了蘇丹入口輕型武器的90%以上。在達爾富爾的戰事中,步槍等輕型武器是最普遍使用的武器。

報告又指,隨著中國武器供應增加,蘇丹售予中國的石油量亦增加。

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早前就否認有關指控。劉貴今在上周訪問完蘇丹後表示,有人指中國的武器為達爾富爾的種族屠殺提供補給,中國政府應負有責任,並將有關問題與北京奧運會聯繫在一起,這都是不能得到事實的支持。他指責媒體沒有客觀報道達爾富爾德實際情況,只有負面消息。

中國是蘇丹重要的石油購買國,蘇丹所出產石油總量的約三分之二都由中國購買。 隨著奧運會的臨近,中國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要求北京利用其對蘇丹的經濟影響,說服蘇丹政府結束在該國西部達爾富爾地區與反叛武裝的衝突。 過去五年,達爾富爾衝突已造成20萬人死亡,250萬人流離失所。

此外,在同日,美國中情局長海登接受《華盛頓時報》訪問時,嚴厲批評中國未有承擔大國應有責任,扼殺小國民主發展,並未向蘇丹政府施壓。海登批評中國盲目地向一些南太平洋島國政府提供經濟援助,為了得到對方在外交上及聯合國中投票支持,不理對方用該些錢來做什麼。他指,這樣的做法是扼殺那些國家的民主發展。如果中國想做大國,就要有更廣的思維。海登又批評中國的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上的立場,認為中國過去沒有向蘇丹政府施壓,到外界以杯葛奧運作威脅才逼中國採取一些行動。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