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刊登對對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一份採訪紀錄


2004.11.29

香港《明報》周日,刊登了前新華社記者楊繼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與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三次訪談的部份紀錄。

楊繼繩答應過趙紫陽,不在二十世紀結束前向外透露專訪內容。不過,楊繼繩認為二十世紀結束已經四年,加上趙紫陽目前身體狀況不佳,楊繼繩決定在趙紫陽去世之前公布這次訪問紀錄,並收錄在即將出版的《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一書中。

明報刊登的是楊繼繩與趙紫陽的首次訪問的節錄。趙紫陽在訪問中指出,他於八九年四月出訪朝鮮前,強調不要激化與學生的矛盾,但人民日報發表“四二六社論”卻激化了矛盾。而鄧小平、李鵬等人堅持四二六社論立場,不肯讓步,加上北京市委陳希同、李鍚銘等人誇大情事實,將情況描述得太嚴重,致令學運無法以和平方式解決。

趙紫陽不同意所謂政府被迫以武力鎮壓學運的說法。他認為,當時中共有多次機會選擇不以武力解決,只不過當時中共中央沒有選擇這些方法。他批評當時的政府並沒有採取克制的態度。若非他多番阻止,很可能在學運開始不久便採取鎮壓行動。

趙紫陽又指出,在是否軍管問題上,胡啟立、喬石和楊尚昆原先都表反對立場,最堅決支持實施軍管的是李鵬和姚依林。

這篇訪問,同時亦證實了海外傳媒在一九九四年刊登的有關趙紫陽在十三屆四中全會發言稿的真確性。他指在訪問中談到六四的內容,都不如他在十三大四中全會上發言的內容詳細和準確。

趙紫陽在訪問中否認,他曾在其前任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下台一事上落井下石。他表示,政治老人們早已決定要胡耀邦提前下台,即使他本人說甚麼都沒用,不可能為胡耀邦說話或者對他落井下石。

趙紫陽否認曾寫信給鄧小平告胡耀邦的狀,他透露的在給鄧的信中,並沒有提到胡耀邦。鄧小平在胡耀邦下台前也沒有提過自己退休的問題。在八六年學潮時,他與胡耀邦和胡啟立三人共同處理,大家並沒有分歧﹐他並沒有在八六學運上問題上批評胡耀邦。

趙紫陽認為,鄧小平對胡耀邦在思想自由化和精神污染的處理上感到失望,才引發對胡耀邦的不信任。

楊繼繩在訪問趙紫陽時,仍任職新華社。他是在二零零一年才離開新華社的。楊現居北京,擔任曾刊登過中共元老,前廣東省委書記任仲夷訪問的雜誌《炎黃春秋》的主編。而《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一書,將於今年十二月在香港出版。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