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思行書評:李彭廣的《管治香港》 ── 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

香港新一屆管治班子正在換班之際,讀完李彭廣的新書《管治香港》。從李彭廣引述的英國解密檔案,確實對香港殖民地時代的管治有更深入的了解。結合香港今天的狀況,更覺得現時的管治階層,需要從歷史之中吸取經驗;殖民地統治,確實有一種原罪感,但我們不應因此而抹殺她所建立的一套有效的管治系統,起碼在臨近殖民時代終結的三十年,令英國管治下的香港井井有條,令人折服。

李彭廣著 《管治香港》──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
李彭廣著 《管治香港》──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

透過《管治香港》一書所引述已經解密的檔案,我們可以見到英國政府對她的殖民地管治確實有一套十分完整的系統。從選取和培訓管治人才,到各方面的政策研究,以至情報系統等;有的由倫敦主導,有的在香港進行,對了解和探討英治下的香港管治系統組成和運作,都是甚具參考價值的,也能夠為香港當前管治問題提供一些思考線索。

本書作者李彭廣本身是一位政治學者,他眼見香港回歸後出現至今仍未得到解決的"深層次矛盾",五年前開始查閱大量英國解密檔案文件,希望了解港英管治體制,藉此探索香港回歸後管治的缺失,尋找線索。

李彭廣表示,在香港回歸之後,一直出現管治問題。他認為必須參考英治時期的做法,才能有所對照,才能發現香港目前所處的環境,究竟是個人的因素、制度的因素,還是功能上的缺失,從而思考如何解決目前香港的困難。

解密檔案同時提供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例如麥理浩在1971年底來港出任港督,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潔、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等。學界和評論界一直認為這些改革是要撫平1967年左派暴動帶來的傷痛,但解密的檔案顯示,原來這些改革的目的是要令香港在政治、經濟、民生、社會各範疇的發展,都大幅拋離中國大陸,作為八十年代初與共產大陸談判香港前途的籌碼。而且有關改革計劃,早於1970年10月英國宣布由麥理浩於一年後接替戴麟趾出任港督時已經開始著手研究,也可以說是麥理浩來港的主要任務。

另外,過去的港督均予人清廉的印象,但到特區首長卻被大罵貪曾禍港。原來港督背後還有一連串英國政府守則要遵守。解密檔案提供了不少資料,講述港督要向倫敦方面請示如何處理由各社團和各界人士送贈的禮物,而港督一般都會事先要求有關單位和人士不要向他蒐贈禮物,有必要的話可以贈送給慈善團體,這都是我們的特首應該參考的。

本書作者李彭廣在翻閱大量的解密檔案,撰寫此書之後,自己又得到甚麼啟示呢?李彭廣認為,香港未來的管治問題,如果要提升管治水平,就要做一些基礎扎根的工作。無論是甚麼政府形態,那怕是英治年代,或是特區年代,她的一些基本的管治功能,例如政治人才庫、政策研究,或者一支完善的政治工作隊伍等,都是目前特區政府所缺乏的,如果能夠了解,可以對症下藥。

中央似乎也看得出,香港的管治出現了些甚麼問題,因此一再提出要求特區政府「查找不足」和「提升管治水平」,究竟香港特區政府有沒帶做到呢?

閱讀完全書,我感到有點氣餒。香港在殖民地時代港英的管治下,因緣際會,成就一個又一個的神話,當時很多決策或建立的制度,到今天看來仍然顯得精明;今天,香港已經回歸十五年,管治問題叢生,難道我們真的不及殖民地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