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哭泣的东江 Opens in new window ]
上一集,我們提過在東江流域工廠因排放有毒污水到河流裡,引致民眾在飲用含有重金屬成份的污水後令健康受損。其中在廣東省惠州市古塘坳吊雞瀝,在2008年時,其中有一段河水被染成了藍色,經當地環保部門調查後,發現是附近一間電路廠直接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引致。
在吊雞瀝附近工作的張小姐表示,吊雞瀝大部分是沒有覆蓋的明渠,附近工業區的工廠違規排放導致河流被污染,令該河段在以往經常變色。相信是輿論越來越大,當局在近年來對工業區企業進行整治,吊雞瀝的河水才有了改變。
她說︰“以前都是,反正現在都沒有了。那些水都好像沒有那種情況了,都很漂亮的,水還是比較好的。古塘這邊有很多工業,天氣比較乾燥,空氣感覺不是很濕潤,在我們這一段就空氣質量不是很好。”
我們從當地的居民了解到,惠州市內的河流污染嚴重。在東江中游有個大嶺頭村水庫,近年因水庫周邊長期養殖禽,導致嚴重的污染事件。
他說,排洪口距離東江約500米的面積約1,500畝大嶺頭水庫,近年因水庫周邊長期養殖禽畜,使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當地村民對記者說,十多年前水庫的水清澈如鏡,即使是主要用於灌溉的水庫水或是東江水,村民隨時直接飲用而不用擔心。自從發現水庫出現有大量藻類後,村民都不敢直接飲用,同時也認為近的東江河段已受到影響。
他說︰“我們只是耕作,飲用已不行了。以前我們拿來喝都沒有問題,農民去耕田都是拿來喝的。水是很好的,我小時候時東江水是可以隨時扚來喝的,但現在絕對不能喝了。整個東江都是這樣的,繼續這樣,惠州市政府這樣對待東江水真的很離譜,加上種植,東江已經好多時候沒有水。在網上論壇上也看到西枝江也黑得很離譜。”
不單止大嶺頭水庫因水體富營養化經常出現綠藻,惠州西湖在六月時也出現大規模的紅潮。導致紅潮的出現,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特別是未經處理直接排入而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增殖和聚集,引發一定範圍和一段時間內水體變色現象。
若情況持續惡化,不但會導致大量魚類死亡,藻類更會發出有毒的硫化氫氣體,對生態以至人類都有莫大威脅,嚴重者甚至可以致命。翻查多年來有關廣東省內的紅潮報道,發現導致紅潮的原因,絕大多數是由於沿岸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長期排放所致。
在惠州從事環境防治工作的湯先生對記者說,其中製造人造板的工廠若排污設施不到位,對東江水水質造成污染和影響外,用這些人造板所製造的傢俱,也同樣會危及健康。他說,由於樹本要有一定年期才能砍化成為木材,而人造板則解決了缺乏木材的問題。不過在生產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膠粘劑會釋出有毒物質,人體長期吸收後會受到影響。
他說︰“全國都差不多,因為中國禁止砍伐,都會用到人造板。製造的過程中要加入一種膠粘劑,那物質含有甲酫成份。呼吸道和皮膚感染等有極大傷害。工廠裡面的污染是由於在生產的過程中出來的。現在市民的環境意識也不是很強,可能是等著辦吧。”
同時,2006年以來,東江中上游在大力發展種稙桉樹,由於利潤豐厚,不少農民砍伐大量原生森林,連根剷除,大種桉樹,導致大量物種滅絕,變成單一桉樹,生態破壞嚴重,也影響到東江水,其中在博羅情況為嚴重。
2009年,《廣州日報》登載了《桉樹“大躍進”急刹車背後》的文章,罕有地批評了曾經是政府大力推行的政策。報道稱,由於大面積種植桉樹,導致大量的地下水被桉樹消耗掉,被消耗掉的地下水中含有的那些鐵、錳離子仍然留在剩餘的地下水中,導致井水“生銹”。民眾在飲用地下水後會影響健康。若情況繼續,東江水源很可能遭遇斷流危機。
為了解決深圳、香港等廣東地區民眾所飲用的東江水有足夠水源,兩地政府又做了些什麼應變措施和建設?下集我們再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