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環球時報》對"佔中運動"發起"全民投票"的批評,特首梁振英首次高調回應,表示不贊同中港兩地民眾對立的說法,但同時亦為中方指投票"非法"的含意作出解讀。另外,民調顯示,香港市民對特區政府處理中央關係的不滿程度,跌至回歸17年以來最差; 而佔中的公民投票,截至週二晚,有73萬人投票。(林靜報道)
《環球時報》周一的社評指,無論香港有幾多人參與"佔中運動"全民投票,都不夠全中國十三億人多。特首梁振英周二(24日)出席行政會議前,主動對中方媒體的批評回應。梁振英說,香港和大陸各有自己一套政經制度,香港很多人不喜歡大陸人或大陸傳媒向香港指指點點,而大陸官員和人民亦不想香港人干預大陸的事情,所以他認為不應把香港市民和大陸人民對立起來。
梁振英說: 香港市民近日參加的佔中行動全民投票,無論人數有幾多,無論公布的人數裡面有多少水份,我相信大多數參與的市民,都是表達了他們一個希望,在2017年落實行政長官普選願望和訴求。
梁振英說,相信參與"6.22"投票的人,不會贊成佔領和癱瘓中環。至於港澳辦日前表示,佔中的全民投票和任何形式的公投都是"非法",梁振英解釋,大陸說"非法"和香港理解的意思不同。
梁振英說: 用香港語言而言,就是沒有法律基礎的意思而已,並不代表做這件事有刑事責任,當然佔領中環是另一回事了。
梁振英又表示,未來會向公眾進一步說明,基本法沒有提過普選的"國際標準",所以香港普選亦不會根據"國際標準"。

對於梁振英回應《環球時報》的講法,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對傳媒表示,梁振英的言論是希望為七一遊行降溫。
梁家傑說: 他就指《環球時報》搞分化,其實梁振英在七百萬香港人之間,根本兩年來就在搞分化、對立。今天特首說的話,全都是為了降溫,減低由現在至二十九日,參與全民公投的人數,亦很希望能減少七一遊行的人數,這個目的是昭然若揭。
不過,時事評論員潘小濤接受本台訪問時認為,由於七十萬人作出投票,身為特首的梁振英,在政治角色上無從迴避,因此作出相關言論,只屬及時表態,不認為他刻意為中央言論或七一遊行降温。
潘小濤說: 梁振英是一定要出來,七十萬人他如何再管治,他無法迴避,他要有些表示,知道有七十萬人出來,你看《環球時報》也要表達立場就知道了。我不覺得他出來的言論,是想幫助這件事,只是說一些似非而是的,可能他也未知道中央有何新政策,所以他唯有先說一些政治正確的說話。
另外,港大民研計劃在本月十六至十九日,透過隨機抽樣方式,以電話訪問了1018名巿民。結果顯示,市民對特區政府整體滿意有兩成六,不滿有四成七。對比上次五月中的相同調查,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率,下跌了三個百分比,不滿率就上升四個百分比。
至於在今次調查中,巿民不滿特區政府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為三成八,是九七年回歸後最差。
而梁振英的最新支持度評分為45點6分,繼續在45分警戒線上徘徊。
行政長官辦公室周二致函台灣《自由時報》,指該報刊登了一篇由林鴻達發表,以《香港吃祖國祖國吃香港》為題的文章,指文章明顯犯了白皮書批評者"斷章取義"和"只講結論,不講道理"的典型錯誤,認為文章指中國政府不遵守中英聯合聲明,卻沒有引述聯合聲明全部的關鍵條文,有失偏頗。
《環球時報》繼續以社評炮轟香港佔中投票,周二的評論以烏克蘭的公投作比喻。社評標題為"激進反對派要把香港往黑暗拽",指香港最激進的反對派已經將自己推到法治的對立面。他們組織的所謂"公投",沒有憲制性法律依據。而一個多月前,在烏克蘭東部發生了被廣泛認為是"非法"的公投,就是由佔領廣場的反對派人士發起的,它成了烏克蘭混亂局勢中非常突出的一環。
社評警告反對派,千萬不可以為有一些支持者,就有了同中央搞"實力對抗"的資本。
另外,監察大陸微博被屏蔽情況的"自由微博"顯示,不少大陸網民評論香港公投及環球時報的社評的言論,連續兩日遭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