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科網公司受制於內地法規,無法打入擁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Facebook作為社交媒體龍頭也不例外,據紐約時報報道,公司為迎合中方要求,正研發一款軟件程式,計劃外判給第三方審查,防止內地用戶瀏覽敏感訊息。(高鋒 報道)
Facebook行政總裁朱克伯格一直積極和中國政府打交道,除了學習普通話,又曾要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女兒改中文名,反映Facebook被內地當局封鎖長達7年後,重返這個全球最龐大市場的決心。
以往Facebook也曾應巴基斯坦、土耳其、俄羅斯等國要求,把某些已上載的新聞封鎖,單在去年下半年,Facebook就先後在二十個國家,封鎖5萬5千條訊息。
不過研發中的新軟件,操作方式和過往不同,會在訊息沒登出來之前,先行封鎖,公司也不會親自執行,而是交給第三方負責,過濾審查全球各地用戶帖文,再決定哪些內容可供內地用戶瀏覽。報道指,Facebook很大機會把這項關鍵程序,交由內地互聯網企業負責。Facebook內部消息人士透露,公司還沒向中方提出,以這項安排,作為打入中國市場的交換條件,但已窺見,Facebook為進軍中國市場,願意作出多大妥協。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一直關注互聯網在內地的發展。他認為,審查屏蔽帖文的技術日趨成熟,用戶往往難以察覺。
呂秉權:第三方使用這些軟件,有很多關鍵字可以輸入,包括六四、香港雨傘運動,港獨團體、法輪功,他都可以輸入,進行屏蔽跟蹤。這不是負責任的做法,因為這把刀交予了一個不講常理的人,而且不受法律約束,會亂斬人的人。在這情況下,你還把刀,甚至把鎗交給這第三方,不是那麼負責任。大陸的網絡警察不單審查, 而且會保留證據,甚至利用互聯網上一些痕跡,對官方看不過眼的民運、維權人士定罪。
網絡活躍人士秀才江湖表示,自己對Facebook重新進軍內地一直有憧憬,如果有關計劃成事,他會感到很失望。
秀才江湖:原來Facebook在我心目中是自由的樂土,可以說真話,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方,一旦實施有關機制,就相當於由“解放區”變成“淪陷區”。
他擔心Facebook為了商業收益,會不惜失去人心,步微博等微型網誌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