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律師吳有水被指言論損害職業形象,遭到當地律協立案調查,事件引來輿論。有維權律師認為,杭州律協的做法越權,甚至加深外界相信,律協成為當局打壓律師的工具。(文宇晴 報道)
過去有律師因代理敏感案件或是因為言論,而遭到所屬地區的律師協會警告,甚至發生被律協刁難年檢等情況。
杭州律師吳有水懷疑因為在網上發表批評政府的言論,而被杭州市律師協會立案調查,他將於下周二(15日) 出席杭州市律師協會的聽證會。吳有水律師對本台表示,他是第一個因職業以外的言論被投訴和調查的人,但表示自己只是行使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北京律師謝燕益表示,律協只能針對律師的執業行為是否規範進行約束。但是吳有水律師因言論被杭州律協立案調查真是聞所未聞,他感到杭州律協做法越權。
謝燕益說︰每個人有各自的立場和認知是很正常的,因為社會多元化。但是從律協職能和權限範圍,洧權利剝奪律師的職業權,最多只是批評和譴責。現在這事件中的杭州律協,也包括全國各地的律協,他們行政化的狀態非常嚴重。
謝燕益律師指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公民多了途徑發表言論,但是律協作為律師代表的工作機構,理應維護律師執業等權利,可是實際情況是往往成為協助政府打壓的工具。他認為,網上的言論若不涉及造謠,都只是情感上的表達,甚至是為了能促進社會進步而提出個人建議。
謝燕益說︰像這些敢言律師會帶來一些煩惱,因為畢竟要應付這種所謂調查,會導致社會上對你的評價,甚至誤解你,以及佔用你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從中國現行法律來講,我的政治權利和言論自由是受法律保護的。不管是作為律師也好,還是一個有權利意識的公民也好,其實提出的意見都是建設性的、理性的,都是希望社會好。
廣東律師隋牧青也批評杭州律協的做法。他說,若律師在執業時做出有損職業形象,那麼律協便能就此作出相應的處分。但是吳有水律師只是在行使公民言論自由的權利,僅僅因為律協接到投訴便要立案調查,這個根本不合理。
隋牧青說︰我覺得這個事很荒唐,杭州律協也是自取其辱。我想這個事情也許會不了了之,當然也有可能把無恥進行到底,那麼各地律師難免都有一些聲討的言論和活動。因為除非你是在職業當中,例如在開庭時辱罵法官,這方面律協干預一下我覺得是可以的。現在因為吳有水律師僅僅是非職業上的言論活動,問題是律協哪有立案調查這個權利了?
據了解,杭州市律師協會指出,吳有水律師因為經常在網上發表對黨和政府部門的負面評價,傳播社會負能量及嚴重損害律師職業形象,因此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