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導致腎結石的嬰兒已超過五萬人

中國因為飲用毒奶粉而患腎結石的嬰兒目前證實已超過五萬人,其中需要住院的接近一萬三千名。中國總理溫家寶就事件公向眾道歉。另外,再有品牌被驗出含三聚氰胺,包括全球最大食品製造商雀巢的產品。(張麗明報道)

0:00 / 0:00

中國衞生部說,至今共證實有52857名嬰兒因為飲用毒奶粉患病,其中12892人留院治療,河北省佔住院病兒的四成四。患病兒童約八成為零至二歲,其中104人情況嚴重。死亡個案至少有4宗。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周日到過北京兒童醫院,探望患病兒童,又到超級市場巡視。他批評部分企業沒有良心,欠缺社會道德。他說,對事件感到非常不安和內疚,對不起大家。

世界衞生組織駐華代表韓卓升向香港傳媒表示,預期患病人數會陸續增加,但難以預計最終有多少嬰兒患病。

衞生部國際合作司司長任明輝上周與韓卓升會面,向世衛通報處理毒奶粉的進展,並要求對方協助,包括提供國際上有關三聚氰胺的研究,以及奶類製品檢測方面經驗。官員強調,中國政府將繼續公開、透明、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資訊。

世衞西太平洋區總監尾身茂表示,世衛的專家正協助中國解決毒奶粉問題,但他認為,這次事件反映中國的食物監管系統不健全,政府內部溝通有問題,即使官員已得悉毒奶粉問題一段時間,仍沒有向外界公布。

另外,衞生部已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儘快設立二十四小時熱線電話,解答公衆對毒奶粉的疑問,引導公眾及早求醫。

而香港政府則宣布立法,限制食品的三聚氰胺含量,法定含量每公升奶類製品不超過1毫克三聚氰胺,食物則每公升不超過2.5毫克,新法例將於日內生效,最快會在周二刊憲。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說,食品可能因為飼料或環境污染而含有少量三聚氰胺,因此不可能要求食品完全不含三聚氰胺,亦不可能只禁止大陸產品入口。

他說:大家希望零忍容,但有些情況是無法避免的。純粹禁內地產品不足以阻止所有不同來源的三聚氰胺,因為一些內地產品到了外國,再製造成其他產品運到香港。

香港至今共接獲2宗兒童懷疑飲用了含三聚氰胺的奶類製品後患腎結石的個案,其中三歲半女童飲用伊利奶類飲品長達15個月。香港醫管局說,2名患病現在住院治療。醫管局決定開放旗下18間普通科門診,由本周二起免費為長期食用懷疑受污染奶類製品的嬰兒檢查。

另外,再有奶類製品被驗出含有三聚氰胺。香港的食物安全中心驗出雀巢牛奶公司一款餐飲業用純牛奶,含三聚氰胺。雀巢已回收該產品。香港傳媒早前委託化驗所驗出產自黑龍江的雀巢金裝助長奶粉亦含有三聚氰胺,香港多家超市和零售商即時停售有關產品。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共抽查了376款奶類產品,至今共發現10個樣本不及格,其餘135個仍在檢測中。

在台灣,8款使用大陸奶精的即沖飲品亦因為驗出含三聚氰胺需要回收,其中包括伯朗藍山咖啡。而新加坡當局則表示,上海出產的大白兔糖和荷蘭子母牌一款在中國出產的草莓味牛奶含三聚氰胺。

中國知名糖果品牌“大白兔奶糖”﹐在新加坡被驗出含有三聚氰胺。當地農業糧食與獸醫局週日晚間發表聲明﹐勸籲民眾不要食用。

同時當局上週五起﹐要求當地零售及進口商﹐必須收回及停用所有產自中國的牛奶和牛奶製品﹐包括所有中國製作的牛奶、雪糕、酸奶、巧克力、餅乾和糖果﹐否則將會受到法律檢控﹐最高刑法可被罰款及監禁。

除了“大白兔奶糖”外﹐中國製的“子母牌草莓牛奶”﹐早前亦被查出含三聚氰胺﹐不過同牌子在中國以外生產的產品就沒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