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相繼指出 香港急於23條立法

0:00 / 0:00

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周五晚上離港返國,在三天的訪港活動中,再次掀起港人對一些敏感問題的憂慮。他批評香港回歸20年,仍未就基本法23條、即國家安全法立法,建制派人士紛紛咐和,指立法有迫切性,有傳媒引述消息指,林鄭月娥在今屆任期內,將完成立法工作。有學者分析,本屆政府就23條立法是北京的硬命令。(林國立 報道)

新任特首林鄭月娥,在參選和上任4個月至今,一直冷處理23條立法,多次強調要集中民生議題,有合適社會環境才處理;但李飛星期四在基本法研討會放話,指回歸20年仍未就23條立法,有不良影響,特區政府責無旁貸,令議題突然升溫。

另一名北京護法,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星期五在香港出席論壇時亦表明,雖然立法一定有困難,但亦有迫切性。

饒戈平說︰這個問題沒有討論的餘地,但在甚麼時間完成立法,這是不好簡單的定一個時間表,估計立法會的立法過程也不會那麼輕鬆,但是香港社會沒有能完成23條的憲制性義務已經有20年,作為法治社會的香港,不能長期允許法制的短缺,所以這一條應該說是很緊迫的。

曾做過立法會主席的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指,有信心香港社會未來會更和諧,適當時候就可以立法。

范徐麗泰說︰當你數年前,見到撕裂的情況,很難可以成功地立法,要成功就要香港環境,大致上大家願意聽不同意見,考慮不同意見及大致上比現在更加和諧,這是我有信心的。我相信給予更多時間,可以做得更好,到時自然會有適當時候,可以立一些法律,在23條範圍之內。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在另一場合,未有明確回應特區政府有沒有立法時間表,但強調立法是憲制責任。

袁國強說︰這是有必要這樣做,我想大家明白,其實每一個地方,都有涉及國家安全的法律,其實23條本身不應被視為一些很負面、甚至被妖魔化的事情。大家都會很清楚,23條立法若然是進行的,一定是具爭議性,因此必須有一個合適環境。

李飛的講話,再次掀起社會對23條立法的關注,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分析,李飛是要凸顯立法迫切性,亦是營造社會氣氛的一個步驟。

劉兆佳說︰香港23條立法的確有某種迫切性,特別是近年出現各種港獨分離主義,很多引申為因為我們沒有23條,發揮阻嚇作用,勉強要在這艱難情況下立法,勉強立法出來都會搞得特區政府遍體鱗傷,所以北京不是不清楚,所以說來說去,都沒有說有時間表,李飛也好習主席也好,他們的講話,都是在心理上做一些舖排工作。

被視為立場親北京的傳媒香港01,就引述接近中方消息報道,指北京正醞釀23條捲土重來,目標是爭取在林鄭月娥首屆任期內完成立法,已經開始策略研究。北京來勢洶洶,公民黨黨魁楊岳橋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他看不到立法的迫切性,認為北京這種政治操作,只會令林鄭月娥施政更困難。

楊岳橋說︰我看不到迫切性,亦看不到為何現在香港去到一個危急存亡的階段,要突然為23條立法,梁振英任內幾年,對23條隻字不提,他是獲得認可的他的政績,所以才可以做國家領導人,這幾個月是否有翻天巨變香港,不是呀,為何要這樣急,這是漠視香港實際情況的政治操作,他們是否覺得林鄭月娥民望太高,如果這班人真的同心同德,希望特區政府和諧穩定專注經濟發展,為何要無風起浪。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分析,種種跡象顯示,北京向港府下達硬命令,要求在2022年共產黨百年黨慶前,完成23條立法,今次的政治操作,反映北京會親自押陣,為特區政府立法開路。

呂秉權說︰北京亦分得很清楚,經濟民生主導權在特區政府,而這些政治硬手,由北京主導甚至林鄭月娥能量不足,北京可以主動出擊去操盤,23條立法在習近平來說是一個硬任務,現在各官員施壓製造輿論氣氛,都是操盤的一部份。

香港基本法23條列明,特區政府應自行立法,禁止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等行為,港府2003年曾提出23條立法草案,觸發50萬人上街遊行反對,政府最終撤回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