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管無孔不入 社交平台全禁時政訊息

0:00 / 0:00

大陸再度加強管控網絡,廣電總局近日公佈對網絡視聽節目的最新規定,網民被禁止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傳自製的時政視聽節目。有維權人士指,這規定對民眾不公正,封殺他們的發聲渠道。(海藍 報道)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週五(16日)發佈新規定指,利用微博、微信等各類社交類平台,開展網絡視聽節目,應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並嚴格在許可證的各項要求展開服務。此外,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傳播電影、電視劇,應當具有《電影公映許可證》或《電視劇發行許可證》,而傳播網絡劇、網絡電影、新聞節目、紀録片、專題片及綜藝等視聽節目,應符合管理的相關規定。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台,不得轉發網民上傳的自製時政類視聽新聞節目。

該項通知還要求各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依法對轄區各煩類社交平台加強管理。

要求匿名的褔建維權人士認為,該項新規定影響維權人士上傳視頻,相關規定不公正,普通民眾沒有平台發聲,他們的目的也是不讓發聲,但堵死通道對社會沒有好處。弱勢群體非常無助,很多人只能用由自發媒體發聲,現在對弱勢群體受到迫害,其發聲通道有影響。他又指,這規定對普通百姓、弱勢群體及維權人士相當不公平,因為沒有自己的通道表達意見及請求,他們到北京上訪或被拘留,並沒有部門接待及調解予盾,這些規定不公平。

維權人士說:然後匆匆出台這些法規法則,對老百姓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有很多資源都是不對等,在目前來講,社會矛盾在急遽增加。

廣州網絡人士野渡指,維權人士或網民上傳現場視頻,也屬於自製新聞視聽節目,雖然微博、微信的網警會刪除這些視頻,但該項規定會有阻嚇作用。他又指,今次主要針對微博、微信等平台,嚴格來說,民生觀察、六四天網等維權網站,不屬於這個範圍,但如果網民轉發他們的視頻到微博、微信,當局便會打擊,近年當局逐步進行清網行動,這是其中一個步驟。

野渡說:嚴格來講,他們不算(此範圍),但他們的規定要模糊性,外面要大的,將所有包括入內打擊。這幾年的清網行動,很有步驟、很有層次,一層一層來。

今年以來,中國已公佈多項對網絡直播或視聽節目的規定,包括直播平台不論機構或個人,必須持有許可證,也不能辦評論或論壇類節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