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國駐華大使曾致信公安部長郭聲琨,要求調查709案被捕律師投訴受到酷刑的事件。美國因未有參與聯署行動受到質疑。有人權律師認為,各國大使應公開向中國施壓;國際人權機構亦呼籲美國不要缺位。(吳亦桐/程文報道)
加拿大"環球郵報" 週一(20日)披露,西方10國及日本等共11國家的駐華大使,2月27日曾聯名致信中國公安部長郭聲琨,要求公安部對709案多名被捕律師,羈留期間曾遭受酷刑進行獨立調查。又認為長期羈押不允許與外界聯繫的做法有違國際人權義務,促停止指定監視居住的措施。
大使聯署信發出兩天後,即3月1日開始,中方即開動宣傳機器,多家官媒指稱謝陽遭受酷刑消息是編造出的"假消息"。
謝陽的的代理律師陳建剛認為,駐華使館應該向中國政府提交公開信,否則沒有任何效果。他亦認為即使當局結束指定監居措施,在制度不變的情況下,也會有另外羈留形式代替。
維權律師龐琨表示,儘管未能直接確定官媒的宣傳攻勢與大使聯署信有關,但從官媒力圖擺脫酷刑指責的表現來看,相信十一國大使的聯署行動,還起到一定效果,他也呼籲西方國家在709事件上有持續的行動。
龐琨:對這樣的不管是公開還是私下的交流,我都是持歡迎態度的,官方也需要在世界各國中參與一些事情,所以也需要顧及顏面,如果接下來其他國家的大使持續的交涉、壓力,才能使這個問題得到解決。
人權觀察負責中國事務的負責人索菲•理查森認為,多個國家聯合行動是對中國政府最有效的壓力方式;但理查森與"中國改變"網站的創辦人曹雅學,都對美國沒有參與聯署行動表示質疑。
國際特赦中國研究員潘嘉偉希望,美國和其他國家都對酷刑事件發聲。
潘嘉偉:對於一些國家,原來感覺到會參與到這些呼籲當中的,像美國 沒有看見在裏面是有點令人失望的。也都反映了國際環境不再像以前那麼多透過公開方式給中國壓力;國際特赦對人權的要求是,不同國家對別國人權提出問題,不是出於外交考慮,而是要考慮國際人權義務和責任。大家要在公開的場合來講,那是最好的一個效果。
律師江天勇已被拘留4個月,其妻子金變玲早前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國務卿蒂勒森,呼籲美國政府不要漠視709案的人權呼籲,更呼籲各國大使直接關切江天勇的安危。
金變玲:我希望各國大使向中國政府申請探望江天勇,我在3月8號給特朗普和國務卿寫了信,我希望美國政府多關注中國人權的事情,和中國政府交涉,讓江天勇和我們母女相聚。
11國大使,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瑞士、比利時、捷克、愛沙尼亞、法國、德國、瑞典及英國,中國公安部及外交部目前仍未就大使聯署行動作出回應。美國駐華大使目前出缺。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