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要的科技公司微軟(Microsoft),在中國微信上的聊天機器人"小冰",有網友發現與其聊天時,被禁談"天安門六四"等大陸當局認定的敏感內容。網友發起測試"小冰"活動,以查探它的言論規範,前"八九學運"領袖周鋒鎖認為,微軟因中國市場利益而遵從大陸的網絡審查規定,起到幫助大陸當局打壓言論自由的目的。(吳亦桐/程文 報道)
微軟公司在微信上設置的聊天機器人"小冰",前"八九學運"領袖、旅美民主人士周鋒鎖,周四(17日)在網上公開與"小冰"的聊天紀錄,當周鋒鎖談及"天安門"、"六四"等敏感內容時,"小冰"先是搪塞躲閃,其後威脅封鎖周鋒鎖的帳號。
隨後有更多網友加入測試,以探究微軟機器人言論的規限,發現"維權律師"、"高智晟"、"胡耀邦"、"趙紫陽"、"習包子"、"城管"等微軟禁言,與大陸設立的敏感內容高度切合。這個聊天機器人智慧化程度與蘋果的SIRI類似,但語言風格更具中國網絡化的特點,並使用大量表情符號和語音。除迴避敏感話題外,還警告網友會被威脅"報警",以及如同真實網絡中的五毛一樣,諷刺網友是"政治精英",一言不合還會封鎖網友。
周鋒鎖接受本台採訪時,認為微軟機器人"小冰",和今年初出現在臉書(facebook)和一些海外媒體的"小粉紅軍團"有相近之處,包括語言風格及編入機器人中的邏輯方式。今年1月20日,台灣大選期間,成千上萬的大陸網友集體翻越防火牆,到海外社交媒體上洗版,攻擊台灣選舉及宣揚愛國情感。有媒體披露,這次行動是中國官方背後組織和默許。
周鋒鎖說:這是很可悲的情況了,一方面它有真實的一面,網上一個典型的小粉紅心態,它模擬那個是很像的,在很多地方;另外一方面這是微軟所做的一個中文系統,有非常廣泛的"敏感詞",而且它的反應有些時候很嚇人,它會警告你"查水錶",就是在傳播中共試圖擴散的這種政治恐懼。
近年面對中國政府的壓力,微軟漸趨馴服:2014年2月,微軟的必應(Bing)被爆出依據中國政府要求,在全球範圍內過濾搜索內容,作出隱蔽審查,如屏蔽 "達賴喇嘛"等內容;2015年9月,微軟和百度達成戰略合作,百度成為中國市場Windows 10的搜索引擎。而百度作為中國搜索引擎的領軍者,接受當局審查條件從而戰勝谷歌,而谷歌亦因拒絕接受中國當局審查,被迫於2010年初撤出大陸市場。
周鋒鎖對此認為,近年包括臉書(facebook)、微軟等為著中國巨大的市場份額,選擇向中國政府屈從,喪失了他們作為互聯網企業推動資訊自由的初衷和價值。
周鋒鎖說:網絡科技、全球化的普世價值影響到中國民主進程,現在反過來了,它的這些審查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到全球的公司中間,他們要適應在中國做生意的、向中共低頭的政策,他們最後會把它擴大到全球。也對美國的言論自由、價值觀、包括美國現在的安全問題都是嚴重的挑戰,不光是為了中國的人權,這種貿易壁壘應該把它拆掉。
2016年11月7日,大陸當局通過"網絡安全法",要求任何在中國營運的科技公司進行嚴厲的網絡審查,並在特定情況下,將個人資料交給大陸當局。目前正值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中國烏鎮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上強調"網絡主權";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特赦"呼籲臉書(facebook)、微軟、領英(Link)等大公司向大陸政府表明,他們無意串通,成為中共侵犯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同謀。
中國作家野渡接受本台採訪,亦表示早已看到跨國企業向大陸政府折腰的現實。
野渡說:國外的跨國公司因為中國的市場對中國政府妥協,做言論審查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最早的思科公司到現在的微軟,利益面前放棄了自己的堅持,特別是歐美的跨國公司,基本價值觀是絕對不能放棄的。
野渡呼籲這些企業,必須重拾應有的價值。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