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引述中國外交部官員表示,北京與平壤的高層溝通已經停止,並對此情況感到擔憂。另外,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如朝鮮於太平洋進行氫彈測試,危險性比以前進行過的任何試驗都巨大得多,而要制止該類試驗的危險性亦相當高。(潘加晴/王思雨 報道)
韓國朝聯社周一(25日)引述中國外交部官員表示,因朝鮮進行一系列的核試及導彈試射,北京與平壤的高層溝通已經停止,並對此情況感到擔憂。該名官員又表示,中朝雙方高層之間有意義的溝通已被切斷,並有一段長時間未有打聽到有關重啟溝通的消息。數個月以來,外交部已多次強調,朝鮮問題並非因中國而起,各方必須共同解決問題。
日本共同網周一(25日)報道,朝鮮於上年一月中曾與美國進行非正式磋商,要求在美朝間建立「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戰略,以謀求對等關係;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慈成男當時亦有出席。據報道分析,這是朝鮮為了讓國際社會正式承認其為核武器擁有國,而對美方想法進行試探。美方亦有向日韓兩國政府進行通報。
報道引述前美國政府官員表示,該次磋商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以晚餐會形式展開;朝鮮當時表示,今後將繼續開發核武,並指出通過擁有即使受到核武器先發制人的攻擊、也能採取報復手段的核戰力,能防止美朝之間爆發核戰。美方當時就強調,為保持亞洲的和平與穩定,朝鮮半島無核化不可或缺;美方更指出美朝之間核戰實力過於懸殊,不可能構建類似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MAD戰略。
另外,美國《紐約時報》周一報道,如朝鮮真的兌現於大氣層進行氫彈測試,其危險性比朝鮮歷來作出過的舉動都大得多,而要制止該類試驗的危險性亦相當高。報道表示,當進行大氣層氫彈測試時,試驗地點的民眾將會面對嚴重風險,而且放射物亦會隨風到處飄散,對民眾及環境帶來影響。
報道稱,朝鮮為回應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制裁之時,金正恩似乎要通過大氣層氫彈測試的言論,製造環境或人道主義災難的恐懼;有專家表示,未清楚朝鮮是否具備這個能力,如朝鮮成功試射載有核武的導彈的話,就證明他們已解決發射核武所涉及的技術問題;但五角大廈前武器測驗負責人、核科學家菲利.科爾(Philip Coyle III)就表示,如果試驗失敗,朝鮮將會面臨巨大風險,如核彈落入鄰國、或在境內發生爆炸等事故。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上周發表聲明,指特朗普不斷作出恐嚇和威脅,他將考慮採取史上最高級別的超強硬應對措施,要對方為妄言付出代價。朝鮮外長李勇浩其後表示,金正恩所指的超強硬措施,可能是在太平洋進行氫彈測試。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