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國大陸國家公務員報名數據統計顯示,大陸年輕一代,就業取向仍然是想當官,而且想做共產黨組織系統的幹部。有學者分析指,中國現處於一個黑白顛倒的狀態,年輕人想追求較高的社會地位。(馬立克/霍亮喬 報道)
據中國官方中公教育數據統計,今年共放出2.8萬個職位,目前報名有120萬餘人,通過審核可以參加考試有90萬,平均40多人競爭一個職位。而且做黨員幹部的競爭最激烈,中央黨群系統職位引發的競爭力度排在第一。
中央黨群機關共放出職位275個,報名的就有近5萬多人。目前為止平均200人競爭一個職位,且所有職位均有人報名。
今年考試的最熱門職位,是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國際合作部聯絡處主任科員及以下職務,僅有一個職缺,卻有1700人競逐。
從職位的整體應徵看,外交部、海關、出入境、人社部、商務部五大部門,共招錄2817人、1041個職位。涉海外,大機關,和情治特殊部門特權有關的職位受到激烈角逐。
一直關注國內青年動向的前北大教授夏業良認為,這個現象說明了中國現處於一個黑白顛倒的狀態。
夏業良︰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中國現在的狀態有點黑白顛倒。只要上面喜歡,下面的人就往上上,往上上了以後就能得很多好處,現在年輕人去當什麼黨政幹部,黨群幹部,政工幹部,宣傳幹部。這些東西對他們本人暫時來講是非常好的。說不定升級也升的快,經濟上也有好處,但如果將來有一天,形式再發生變化的話,那他們這些人就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旅美獨立學人陳闖創則從自己的親歷和觀察分析了現在年輕人的就業志向,認為年輕人想當官,是要追求較高的社會地位。
陳闖創︰進到政府系統,做一個福利很穩定,但是在表面收入不很高的那樣的一個職位,我們大家知道其實在中國公務員,到現在為止他們名義上的收入仍然是不高的。不過有一個社會地位的問題,追求名利,只不過是說現在更能賦予他們名利的職位是在中國的公務員系統。在中共黨國體制下的官員哪怕是小小的公務員,明顯地佔有比其他職業職位,有明顯高的社會地位。我想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在理性上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近期在中國大陸讀北大的碩士台灣學生王裕慶,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談到其入黨動機時,王裕慶表示︰"還沒有,我現在在讀國際關係博士,兩年以後會畢業,我想先在北大報名上黨課,上完黨課再寫申請書。有人攻擊我,說我投機,我加入共產黨就能得到榮華富貴了?"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