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上任前後都新聞多多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內又惹來收受外國利益的批評,今次涉事的矛頭指向中國。本身是大富豪的特朗普,成功用自己的中英文名字,為名下的商品在中國註冊。被美國議員質疑涉嫌觸犯憲法,公職人員未得國會許可收受外國政府利益。有學者分析,中方希望在經濟上示好,以換取美方在台灣及南海等核心問題上合作。(李萊 報道)
中國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周一公布商標審定公告,初步批准特朗普集團38個商標註冊申請,當中包括中文名"特朗普"或另一譯名"川普",涵蓋的業務範圍廣泛,包括保險、金融、廣告、酒店等,如果90天內無人提出反對,將正式完成審批手續。資料顯示該批商標是上年4月申請,而申請人的地址,正是美國特朗普大廈的地址。
特朗普集團在中國的商標註冊一直被拖延,至去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才逆轉。今年2月,在經過10年的申訴後,特朗普奪回在中國建築業的商標使用權10年。
中國政府快速批准商標註冊,在美國國內引起利益衝突的爭議,有民主黨議員質疑,特朗普涉嫌觸犯憲法中,公職人員未得國會許可,不能收受外國政府提供的任何利益的規定。
特朗普集團首席法律顧問發聲明,反駁利益衝突指控,指集團在中國積極維護的知識產權,從2011年便開始在中國註冊核心的房地產商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四(9日)出席記者會時回應指,中國一貫平等保護中外商標權利人的合法商標權益,並依法依規審理有關商標註冊申請。
中方連番示好,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中國認定特朗普是商人,故選擇提供經濟上利益,換取政治問題上合作。
梁雲祥說:中國政府可能會有這種想法,我們寧可在經濟上作出讓步,換取他政治上減少壓力,甚至讓步更好,譬如不要太多的干預南海,東海也不要太多干預,在台灣問題上更是不要有兩個中國,支持台灣的行動。如果這樣的話,彼此可以有一定平衡。
梁雲祥表示,中國以往亦以購買國債等方式,向美國提供經濟利益,至於特朗普會否接受中方好處,關鍵在美國國內反應。
梁雲祥說:特朗普集團本來在中國有生意,但實際上怎樣,我想這也未必,因為特朗普是美國總統,美國人選了他,遵守美國的法律,尊重美國的利益,他不能說為了自己的公司。如果太明顯,在美國國內就通不過。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丁樹範向本台分析,向美國示好,目的是穩定與美國的關係,讓國家主席習近平集中精力處理十九大問題。
丁樹範說:川普(特朗普)在競選時講了很多話,加上他個性的不可預測性,讓中國可能受比較大的壓力,因為現在中國經濟成長放慢,習近平面臨譬如朝鮮半島、南海問題的壓力,如果川普政治上跟他發生衝突,對習近平處理十九大問題顯然不利,所以習近平希望十九大前將美國這一塊穩定下來。
丁樹範指出,中國明顯趕快通過特朗普的商標案,讓他樂意跟習近平見面。不過,他認為特朗普會否接受中方善意而改變對台立場,以及對台灣的影響,仍是言之尚早。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