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中國軍力報告》之回響 -- 藍天

美國國防部公佈的《中國軍力報告》,顯示台海兩岸軍力失衡,中國軍事力量已超越台灣,嚴重威脅區內安全。報告指出,中國正著力發展遠程戰略導彈、建設先進戰鬥機和艦艇部隊。短期目標,是防止台灣獨立,對準台灣的機動短程導彈已有六、七百枚;長期目標,是對抗牽起台海戰事的第三方,矛頭直指美國和日本。報告又說,中國軍費每年為九百億美元,是台灣的十二倍,台灣的軍費一年只是七十五億美元。在在表明中國將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成為全球第三大軍事強國,足以控制台海,統一台灣。 雖然報告沒有交代中國核武的存量和外太空的發展情況,但已清楚道出“中國威脅論”的態勢,令人相信中國會是挑起未來區域戰爭的“罪魁禍首”,引起台灣的憂慮和中國的不安。台灣憂慮的,是被中國攻佔、接管。中國不安的,是恐被指窮兵黷武,成眾矢之的。

《軍力報告》發表之後,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再次強調,歐盟不得撤除對華售賣武器的禁令。台灣總統陳水扁回應說,中國崛起,顯然不是和平崛起,而是威脅。他們軍備的擴充,只會對台海安全穩定,以及世界和平造成嚴重挑釁與威脅。看來,台灣民眾會被激發支持立法院通過六千億元新台幣軍購案,向美國添置軍備,提升國力。國民黨發言人張榮恭則分析,大陸綜合國力遠超過台灣是必然趨勢,台灣除了必要的防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兩岸談判,追求台海和平。張榮恭的分析,一點兒也沒有誇張。一個只得二千三百萬人口的台灣,怎可以跟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比拼、較量?現時,台灣要靠中國大陸拓展市場,政府不跟北京溝通、談判,島上經濟又怎可以持續增長、兩岸人民怎可以和平共處?

台灣在美日安保條約蔭庇之下,台海有美日聯防,島上防禦工事卻仍得由民選政府承擔。陳水扁總統增加軍備,謀求獨立自主,就是不想台灣淪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同樣地,日本受美國保護,有美軍駐守,但國土安全仍得由國民自衛隊負責。上星期,已有報章報導,日本政府正與美國協商,提前在今年底部署美國開發的飛彈防禦系統計劃,預防飛彈襲擊。早前,美國亦有計劃在韓國和沖繩部署飛彈防禦系統。 但中國外長李肇星公開表明,“中國不是威脅”。他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一貫恪守不會首先使用核武的承諾,今後也不會改變。但承諾不率先使用核武,又是否等於承諾不用核武呢?中國是一個核子大國,擁有不少原子彈、中子彈,一旦誤以為對手率先使用核武,又會否不在即時予以還擊呢?

在《軍力報告》發表前,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少將才回答記者提問說,一旦台海出事、中國受到正面攻擊,中國將會被迫使用核武。朱成虎又說,中國的核武可以攻擊美國任何一個大城市。事後,北京澄清,這只是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官方。但紀律部隊會有個人意見的嗎?

美國是中國的貿易夥伴,中美關係密切,中國不想得失美國,同時又不想失去台灣,於是透過朱成虎少將,向記者放風,警告美國在處理台灣問題上,不好做得太過份,迫中國作出抉擇,結果,大家都沒有好處。 相信美國之所以在《中國軍力報告》中,點出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對東亞的威脅,是向國民交代,以“中國威脅論”來提升東亞地區的軍力,維護和平,而不是想與中國交惡。

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平價貨的供應地,又是投資的好地方、跨國企業可以在中國賺到錢。美國怎會做一份報告來破壞中美關係,令國家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