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中日東海油田紛爭--藍天

剛結束的東京中日第三輪東海問題會議,雖無實質結果,但雙方同意加快磋商進程。會後,日本《共同社》報導,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希望中方考慮日方所提出的建議;還說,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考慮部長級會談”。相信中川昭一所指的某些情況,是包括中方停止開發東海的石油和天然氣,以及中方同意共同開發“中間線”兩側的海底資源。

昨日,日本政府宣布,雙方定於本月十九日在北京舉行下一輪會談。綜合報章的報導,日方在第三輪會談中,提出了“中間線”兩側共同開發方案,條件是中國停止正在進行的東海油田開採工作,並向日本提供開發海域的地質構造資料。中方的回應是,會認真研究日本的提議,在下一輪會談中作出答覆,但拒絕了日方提出的終止開發東海油田的要求。看來,中方同意在未來共同開發“中間線”兩側的油田。

日本之所以提出“中間線”方案,是將東海一分為二。日本的一邊二百浬海床屬於日本領海,靠近中國大陸一邊的二百浬海床屬於中國版圖,而“中間線”兩側就屬於“共同開發”區,雙方共同擁有。這種劃分法,難免出現領海重?現象,因為東海只得三百六十浬寬,而不是四百浬闊,雙方如何處理這重?問題?況且春曉油田和斷橋油田又是在“中間線”靠近中方的一邊,屬共同開發區範圍?中方會放棄剛進入投產期的油田權益嗎?另外,以這方式來劃分海域,釣魚台島嶼將落入日本手。中方會放棄這歷史悠久的島嶼嗎?就算北京肯,相信中國人民亦不肯罷休。

其實,早於一年前,中日雙方展開首輪外交部門司長?磋商時,已曾交代過各別的立場。中國的立場是,東海屬於大陸架延伸部分,是中國的領海。因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對大陸架行使海底資源主權規定,中國大陸架一直延伸至日本南部的?繩群島海溝為止。因此,中國在東海開採油田,是屬於領海內作業。而今年三月,英國超標公司跟中海油簽訂合約,聯手勘探東海油氣資源,亦是根據這個公約來簽署。

只不過,日本並不認同這個觀點,亦不提國際海洋公約。他們的立場是,海岸線二百浬範圍之內屬日本版圖,因此,東海一半海域屬日本領海。由於東海資豐富,日本叫中方停止開採東海油田,就是恐防海底相連的油田會被開採殆盡。而根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東海的氣油儲藏量超過七十七億噸,日本怎會不想分一杯羹?今年七月,日本政府在中國東海油田投產前,授權日本帝國石油公司,在東海試鑿油井,意圖跟中國競賽,爭先開採資源。

過去,日本為了宣示對東海的主權,在有人坐船去釣魚台宣示中國主權時,即派出艦隻攔截,將來人拘捕,把船隻趕走。而當中國艦隻在“中間線”游弋時,日本傳媒又會大肆報導,說中國艦隻入侵領海,要求中國道歉。

其實,有關領土主權之爭,中日雙方大可透過國際仲裁來解決。然而,日本不肯,因為按聯合國海洋法去劃分日本的領海,以海溝作為劃界的標準,日本將失去東海的主權。另外,中國亦不大願意,因為在取得東海主權後,將有先例可緩,今天備受爭議的南海領域,由於不在中國大陸架的一方,將落入他國之手。說真一點,大家想爭奪的,只不過是海底的資源,而不是什麼領海。

今後,中日雙方將會在東海問題上,邊談邊開採邊抗議。但大家在互惠互利的原則之下,又會排除成見,承認既定的事實,達致共同開發東海資源的目標,分享成果,滿足國民的需要,斷不會訴諸武力來解決問題,危害國家的利益和地區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