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中美峰會沒有突破--藍天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上星期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布什舉行峰會,討論了中美關係、經貿失衡、民主人權、人民幣匯率、禽流感、反恐和台灣等議題,並於會後共同會見記者,分?表示對會談感到滿意。從當天電視新聞所見,兩位領導人只各自表述立場,了無新意,就算講到雙方同意合作的反恐和防控禽流感等議題時,都屬陳腔濫調,又不肯接受記者的提問,顯示中美關係並無突破性的發展。

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形容布什訪華“氣氛良好,取得豐碩的成果”。還說,胡錦濤已接受了布什的邀請,明年初到美國訪問。美國駐華大使胡德則形容訪問“非常成功,有助推動雙邊關係”。

當然,站在美國立場來說,此次布什訪華是成功的。因為他在出發到北京途中,先讚賞台灣的民主進程,好叫台灣人民安心,暗示美國不會改變立場、出賣台灣。而布什甫一抵步,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又和美國波音公司簽訂協議,購買七十架飛機,總值四十億美元,中國送布什一份大禮,令人相信中國正努力減少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因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埃雷利重申,美國不會對中國採取圍堵政策,但會要求中國在世界上扮演正面及建設性角色,作為美國的夥伴而非對手。可能是布什政府的民望跌至新低,內外交困;對內要面對財貿雙赤、又受特工們醜聞的困擾,對外又解決不了伊拉克的動蕩局勢、和恐怖份子的突襲。

站在中國立場來說,此次中美峰會亦算是成功的。因為在記者會上,布什總統並?有批評中國的人權狀況,亦?有針對中美貿易失衡、人民幣匯率受操控、和中國打擊侵權行為不力等問題。他只是說,希望中國繼續開放市場、實現以市場為基礎的貨幣政策、和加強保護知識產權。胡錦濤的回應亦顯得大方得體。他說,願意共同努力逐步實現貿易平衡、加大打擊侵權行為、和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並重申,要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決不容忍台獨。

事實上,中國自成為世界工廠、靠出口帶動經濟增長之後,就得倚賴美國市場來支撐其經濟增長,並得因應美國的經濟策略來行事。七月間,中國調整人民幣匯率機制,將人民幣升值百分之二,就是受到美國商界的壓力,意圖透過人民幣升值來減少對美國的出口;購買美國債券、增加中國的美元儲備,亦是因應美國政府的要求,替其紓緩財赤;今天購買大批波音飛機,亦是想縮窄與美國的貿赤。

誠如中國《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日?登專題文章分析,中國共產黨在二十一世紀的走向,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無意挑戰現存的國際秩序。中國奉行的核心理念是,對外謀求和平、對內謀求和諧、對台海局勢謀求和解。

但由於中國貧富懸殊、不少建設又得倚靠外來資金,人民幣升值的空間不大。素有“歐元之父”稱號的一九九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Robert Mundell)一再指出,美國迫使人民幣大幅升值是錯誤的,將導致中國經濟衰退,拖累東南亞發展。上星期,蒙代爾出席韓國斧山亞太經貿會議,並對記者說,美國的貿易赤字?是由中國造成的,中國只佔美國貿赤的一成多一些。就算減少中國貨出口去美國,都於事無補。

今天最令亞洲人擔心的,不是中國的冒起,而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復辟。由於美國不想直接捲入亞洲事務,準備假手於日本來分擔,日本執政自民黨昨日宣布修憲,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將“自衛隊”變成“自衛軍”。今後日本“自衛軍”除擔當國防任務外,還會參與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的工作,這樣定會引來中國和韓國的不滿,吵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