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選舉將於本周日舉行,北京政府、特區政府、親中派、民主派和所有政壇中人都十分重視此次選舉結果。因為一般相信,如果投票率高、超過六成選民投票,民主黨派候選人將會取得立法會過半數議席,成為議會的“話事人”,左右特區政府的施政,到時,恐怕北京政府都要加快香港民主政制的發展步伐。但如果投票率仍然維持在過去兩屆,不到五成的水平,保守勢力將會選上,繼續鞏固特區政府在立法會的行政主導權。其實,今年四月,北京政府匆忙釋法,否決零七年普選特首、零八年普選立法會,就是想擺?民主黨派候選人以雙普選為主題作競選政綱,攻擊保皇黨,爭取選票。
現時,香港人口有六百八十萬人。立法會有六十個議席,當中有三十個功能組別議席和三十個分區直選議席。議員任期為四年,每四年改選一次。分區直選的登記選民有三百二十萬人,分別隸屬香港、九龍、新界五個選區,參選人名單合共有三十一張,九十人,角逐三十個議席。選舉採取單議席單票制,選民只可在其選區投票選舉一張候選人名單。這種選舉辦法,是防止立法會出現一黨獨大的情況,改變政府由行政主導的政制模式。
以今天選情來看,民主黨派取得立法會過半數議席的機會不大。一來民主黨派在功能組別中缺乏重量級候選人參選,能取得四、五席已算有所交代。二來民主黨派候選人的總數又較親中、保皇黨候選人為少,就算他們全數選上,亦只得三十席左右,難以超過半數。三來民主黨候選人備受醜聞困擾,先有九龍東候選人何偉途在內地嫖妓而被公安囚禁六個月一事,繼而有九龍西候選人涂謹申隱瞞黨產事件,弄得民主黨中人疲於奔命,各區候選人的支持率波動不已,在議會選舉中很可能失去三至四席,總數會較上屆的十一席為少。之不過,一般相信,他們失去的議席會由民主派候選人選上,而不會由保皇黨取代。
因為,親中的民建聯候選人亦不時爆出醜聞,跟民主黨候選人的處境不相伯仲,他們先有九龍東候選人陳婉嫻涉嫌用公帑租工聯會地方做“掛名”聯絡處的事件,繼而有香港島候選人蔡素玉涉嫌向選民提供廉價海鮮餐及旅遊活動,去爭取選票一事,令民建聯候選人的支持率下降,估計他們在議會中得到的議席不會多過七、八席。
代表商界利益的自由黨又只得兩名候選人參選地區議席,就算他們在功能組別中取得九席,最多亦只可在立法會取得十一席,但十一席已足以令自由黨成為第一大黨,取代上屆民主黨的領導地位。之不過,第一大黨稱號在行政主導的立法會中是?有作為的。
參加今屆立法會選舉的新面孔,有電台“名嘴”鄭經翰和法律界四十五條關注組的大狀明星梁家傑和湯家驊。雖然他們都是“政壇新丁”,但他們在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過程中表現出色,又在“沙士”一役中為民請命,他們的公義形象已深入民心,在社會的知名度大、見報率高,他們當選亦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們一旦選上,定會在新一屆立法會中組成一股新興力量,衝擊政府的施政。
為憾的是,今屆候選人大多數都不重視政綱,沒有政見,?有理想。他們只知罵政府,打擊對手,指責對手的不是,叫選民選他。好像選到他之後,現狀就能夠改變,市民可以安居樂業。政黨與政黨之間又只識大吵大鬧,互揭瘡疤,批評政府又毫無建議。記者和選民在選舉論壇中,亦只重視候選人的醜聞和誹聞,對候選人的參選動機和政治理念毫不關注。也許,這就是港人的選舉文化。
加上各政黨?有培養接班人,這次參選的全部是政壇上“熟口熟面”的老將,各區參選名單中的政黨接班人大都好像過去兩屆一般排在老大哥之下,當選的機會幾乎等於零。連知名度高的資深議員張文光,都不肯將教育界功能組別的席位交出,改由地區選舉出線!可能是他怕輸不起?怕到地區競選辛苦,不敢接受挑戰?難怪北京政府認定香港?有政治人才,普選時機尚未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