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陆经济形势严峻--梁京
1998.11.16
据中国经营报11月12日报道,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最近在武汉举行年会。年终将近,此时召开年会,给中国大陆的各路“问事但是又不管事”的官方经济学者和政府智囊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论坛,把岁末的经济形势评论提前引入高潮。 自中国经济改革以来,这种半公开的对策‘清议’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政策形成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弁酮O沟通各方面的信息,并推动一种舆论,以图对政策制定发生影响。参与中国决策核心圈子的人,一般都不参加会议。但是,参加会议的人,或者是来自某部门和重要企业的知情人,或者是与决策卷内有个人通道的人士。这种会议,交换内部信息的价值很高,所以有不少大企业愿意出钱赞助,以换取信息。但是,这种对策清议在多大程度上能达到影响决策的目的,则要取决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一般来讲,如果经济形势对当时主持经济的领导人在政治上有利,则这种政策清议不论褒贬 ,都无足轻重。但是,如果当时的经济形势不妙,主持经济的领导人面临各方面的政治压力,这时的政策清议就有可能对政策发生微妙的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次体改研究会的年会,传达了什么信息。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增加有效需求,保持有效率的没有水分的增长”。这个主题明白表达了内部人士对今年经济形势的两大判断﹕第一,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第二,经济增长大有水分。情况相当不妙。问题出在那里?年会认为还是不争气的国有企业坏了大局。中国政府两次减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最大的银行借贷人,减少利息支出约一千亿,可是经营利润仅增加一百亿。两面相抵,国家反而蚀本。朱老板的货币政策看来对国企完全无效。 会议认为,由于经济恶化,职工收入下降,制约了城市需求,并进一步影响了农民收入和农村需求的增加。会议对主持经济的领导人发出了明显的警告,认为虽然经济“暂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但就中期而言,必须对严峻的形势有足够的估计。 但是,有何良策?一到这个问题,清议的无能与无用就暴露无遗。年会开出来的药方不是早已说过千万遍的空话大话,比如加快科教改革与高新技术发展,就是文不对题的老调重弹,比如加大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参加年会的中心人物,自然是国务院体改办付主任李剑阁,朱熔基的主要智囊人物之一。他到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替朱老板摸一摸现在的气候。经济形势不好,朱老板的日子自然不好过。现在各种难听的话,都要硬住头皮听,更何况这些无关痛样的空话大话。不过,李剑阁在对会议的各种对策建议给予“充分肯定”之后,又表示“这些措施实行起来尚需多方面的体制、政策配套,需要细致可靠的方案”。言下之意,你们的对策,既不合现在的体制实情,又不细致可靠,所以根本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