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多事之冬催促政治改革

大陸需要政改,即便是大陸的權勢集團,對此也沒有疑義。換句話說,幾乎沒有人相信現在的政治體制是能夠維持下去的。江澤民代表的是大陸權勢集團中最自私的一部分,他的策略是盡可能拖延政治改革來增加自己的私利,而把風險留給後人。儘管這種策略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江澤民還是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這正是生活在專制下的中國人的悲哀。

胡錦濤會重複江澤民的拖延策略嗎?就個人的性格特點而言,他絕對不如胡耀邦那樣敢冒風險,因此,如果有機會,他也會繼續拖延。當然,胡錦濤從江澤民那裡接過來的已經是一個民怨沸騰的社會,他已經沒有空間像江澤民那樣“隨心所欲”了。自非典危機以來,胡溫加強了對高官的問責,讓大陸的許多高官們每日生活在害怕出事的恐懼之中。

2005年的冬天是一個多事之冬,這個冬天給我們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對大陸官員加強問責並沒有效果。儘管害怕出事,但在專制體制下產生的官僚們,還是把公眾和社會置於越來越大的風險之中。11月13日吉林市中石油公司的雙苯廠發生爆炸,上百噸有毒物質流入千里松花江,兩岸幾百萬居民的飲水安全受到威脅。面對如此嚴重的污染事件,大陸的高官們不僅愚鈍膽怯,而且自以為是,竟然想瞞天過海。這一醜聞的要害並不在於讓大陸當局在國際社會面前丟盡臉面,而在於進一步動搖了百姓和國際社會對大陸當局的信心。

11月24日,面對吉林,山西,貴州,河北發生一系列重大和特大事故,溫家寶召開國務院緊急會議,專題討論如何遏制事故多發的勢頭。可是,溫家寶的指示剛剛傳達到地方,11月27日,就在離吉林市不遠的七台河,一個連續三年被黑龍江省評為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明星礦”的東風煤礦發生爆炸,又有171名礦工罹難。七台河礦難對大陸當局無疑是當頭一棒。因為這個煤礦並不是煤老闆們經營的私營小煤窯,而是一個大型國有煤礦,國家最近才投入6000萬元資金,完善了各種安全設施。七台河礦難證明,僅僅靠大量投入金錢,靠三令五申安全紀律,不能阻止礦難繼續發生。只會做官樣文章而缺乏道德熱情的官僚們,沒有能力遏止大批礦工繼續死於非命。

果不其然,進入12月後礦難繼續頻頻發生。七台河遇難礦工屍骨未寒,12月2日又傳出河南新安縣寺溝煤礦42名礦工罹難,緊接著,12月7日,河北省唐山開平區劉官屯礦又發生瓦斯爆炸,又是上百名礦工的性命。到了這個地步,正如有評論指出,溫家寶也只能欲哭無淚了。看來,關閉小煤窯並沒有減少礦難的頻率,反而明顯增加了每次礦難死亡的規模,而這個現象的發生並非偶然。大陸的國營煤礦雖然技術裝備比民營小煤窯高,安全設施也比小煤窯強,但是,國營煤礦的工人與私人煤礦的工人一樣,都處於沒有權利的地位。他們不能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而組織起來,有效地維持安全生產的紀律。

專制制度下的高官問責為什麼總是不靈?這不僅是因為專制很難把德才兼備的“好人”選拔到合適的位子上去,更重要的是,專制體制害怕百姓自己組織起來解決各種公共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高官們每日小心翼翼,也無濟於事,因為他們不可能有足夠的信息和能力來防範各種公共危機。2005年的冬天還僅僅過去了一半,已經有幾百礦工死於非命,有幾百萬人的生活因為官僚的瀆職而被打亂。這些人禍頻頻發生,不會不刺激人們的思考。

有人會說,事故死亡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形成政治改革的直接壓力。政治改革的直接壓力,必須來自政府與民眾直接衝突的增加。2005年的冬天,在這方面也不是沒有新的紀錄。首先就是香港數萬人上街遊行,要求加快實現直接選舉。這一事件粉碎了大陸當局以為香港人有了經濟實惠就不會要求民主的臆想。另外,據外電報道,12月初廣東汕尾堅持了數月抗議強徵土地的農民遭到當局武力鎮壓,數人死亡。本文截稿後,得知這一流血事件已經得到官方證實。這是自六四鎮壓以來,最嚴重的一起暴力鎮壓事件,影響十分重大。本人將作專門評論。不過,這一事件支持了筆者的判斷,2005年的多事之冬,正在給胡溫當局以極大的壓力,敦促大陸的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