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忧思录:非典重来与野生动物
2004.01.20
近日,广州确诊一名“非典”病人和发现一名疑似“非典”患者,表明在相隔一年之后“非典”又重来。“非典”去年曾为害中华大地,广东是首发地,其后北京、香港、台湾上千人患病,死数百人,使人谈虎色变。隔了半年,2003年底,广州发现一名非典疑似患者,经过世界卫生组织派人到广州直接调查并分送“世卫”的网络实验室反复试验,确证是“非典”。近日又在广州出现一名疑似患者,看来“非典”确是又重来了。
不过,这次“非典”重来与去年第一次发生已完全不同,首先是政府没有遮遮掩掩,在未确诊阶段已在传媒公开真相,表明中国政府已赶上世界潮流,不再讳疾忌医了。其次,政府行动果断,立即清查病人曾经接触过的人,并采取隔离或医学观察措施,不让疾病传播、扩散。三是在发现果子狸的病毒基因与人类所患的非典病毒基本相同之后,立即封杀全部果子狸。广东上万只果子狸已被追查围堵,并通过传媒广为宣传,让广大市民不吃果子狸和接触果子狸。老百姓普遍为政府这次对待非典的得力措施叫好!
从环境学的角度,专家认为广东这次大力消灭果子狸,宣传不吃野生物,除了防治非典能起作用外,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一件绝大好事。
谁都知道,广东人最喜欢秋冬食野生动物进补。有人形容说,四条腿的除了桌子、椅子之外,广东人什么都吃。秋冬季节,是野生动物准备进入冬眠期。这个时候的野生动物一般不繁殖生育。捕捉一只野生动物,就相当少了一个可以繁殖后代的父亲或母亲,对动物种群来说,会大大降低种群的繁殖率。
近百数十年,由于人类的贪食和贪恋其美丽的皮毛,已捕杀了无数的野生动物,加上人类大肆破坏山林环境,野生动物失去了居所和繁育后代的巢穴,野生动物已越来越少了。有不少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更多野生动物已沦为濒危。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领导组的报告,中国已有物种数18.8%的哺乳类动物、15.4%的鸟类动物、4.5%的爬行类动物、3.5%的鱼类、2.5%的两栖类动物进入濒危名单。这些濒危动物相当大部分是近数十年被人类捕杀而接近灭绝的。本来野生动物一向与人类相邻而居,相安无事,近数十年的大肆捕食,才使得那么多动物物种灭绝或濒危。
过去,食野生动物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今日则举凡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大饭馆都以吃野味为招徕食客的招牌,广东更是遍地野味酒家、蛇餐馆、雀鸟轩,以野生动物为主菜。广州广从公路上的新源市场250个动物店,大部分以经营野生动物为主业,只不过在去年非典之后,这些店主改变策略,表面上经营饲养动物,实则仍以野生动物为主。动物学家统计,过去了的20世纪,已经有110个种或亚种的哺乳动物和139个种或亚种的鸟类从地球上永远消失。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人们都在大声疾呼保护生物多样性,因为多样的世界才精彩,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益。尤其是近年大量野生动物被赶尽杀绝的血淋淋事实警醒了世人,再不能继续残杀生物了。人类应该学会与其他生物协调共处,改变过去的“唯我独尊”的孤立自己的人与自然的不正常关系。
本来,中国古代的哲人、贤人都很重视保护野生动、植物,认为这是为人的基本原则。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他们就有很多保护自然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言论留存后世。例如荀子在《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管子说得更严厉:“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沮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
我们今天的许多行为不如数千年前的古人。我们已犯了许多错误,已失去许多森林沼泽和藏身其中的大量野生动物。今天大量宰杀果子狸,从根本上说警示人们不要再去大肆捕食野生动物了,即使为了人类健康,也应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