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憂思錄:從巨額排污費用作買屋買車買手机說起

近日廣州報刊紛紛在頭版頭條報道廣東省環保部門1995∼1998年把排污費十多億元用于買屋買車買手机的事。不僅是輿論嘩然,省、市人大也紛紛指責,要求省政府說個明白。据報道,1995∼1998年廣東省共收入排污費20多億元,其中省環保部門用于"自身建設"3536万多元,市、縣環保部門用于"自身建設"9.97億元。所謂"自身建設",就是"建辦公樓、宿舍、購買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以及補充行政經費"。据說,按"規定",環保收入可用于環保部門"自身建設"的比例為49.6%,現在卻占了52.49%,超過了規定比例,所以省人大常委會通不過。廣州市人大代表還提出"緊急建議",要求對廣州環保費使用情況進行單項審計,以保障巨額環保費能用在環保而不被某些部門巧立名目截留。廣州老百姓深受環境污染之苦,用省環保局的公布數字是:1998年廣州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含量為每立方米0.061毫克、氮氧化物為0.124毫克、總懸浮顆粒物為0.204毫克,降塵月均值為每平方公里8吨。都僅及國家三級標准。頗為巧合也极具諷刺意義的是,爆出巨額排污費用作買屋買車買手机那天,廣州的空气污染指數達206,為國家標准四級,即屬于嚴重污染。天空是灰蒙蒙的,不見天日。行人捂著鼻子過馬路。衣領才半天就變黑了。一出門皮鞋就蓋上一層厚厚的灰塵。家庭主婦說,天天擦桌子門窗仍是塵多到可以在玻璃上寫字。水質污染已使珠江有些河段不能飲用。1998年劣于五級(即污染最嚴重)的河段比1997年增加12.1個百分點,亦即最嚴重污染的江河比本來就很不好的1997年還多。1998年廣州是"十雨九酸",酸雨的酸度更嚴重了,pH值最低達3.44,已達強酸程度。廣州的肺癌患者1998年比二十年前增加2.6倍。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經過三年的監測和研究,發現廣州的人口稠密區的儿童肺功能异常比例達35.3%。空气污染超標污染物主要為氮氧化物和可吸入性顆粒物。城區空气的氮氧化物含量1991年為每立方米0.112毫克,1996年已增加為0.152毫克,交通稠密區更高達0.268毫克,比北京、上海、沈陽都高。可吸入性顆粒物有硫、氯、鉛、鋅等有毒有害元素,主要來自燃煤、燃油、机動車尾气、建筑粉塵等。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計算結果為机動車一年排放氮氧化物達17184吨、一氧化碳17.8万吨、烴類25800吨。這些數字表明廣州的空气污染已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了。近日還發現廣州的污染已發展到光化學污染,將對市民的呼吸系統和視力造成嚴重的影響。在污染已如此嚴重的當前,工厂和居民繳納的排污費還被環保部門把一半以上拿去買屋、買車、買手机、發獎金,這還是明賬,真正用來治理環境的,看來誰也說不清楚了。國際上通行標准是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作環保費用,以廣東省來說,1998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7937.2億元,若按2%計,應有環保費158.7億元。但据這次曝光的數字,1998年全省環保資金收入才5.2億元,僅為國際標准的3.27%。而用于各級環保部門自身建設的竟達2.8億元。即全廣東才有2.4億元去作環保,以廣東100個縣(市)平均計算,每個縣(市)才240万元。真是少得可怜,怪不得廣東省治理水污染的"碧水工程計划"完成量只占36.2%了。因為環保費本來就很少,而真正用在治理環境更是少之又少,又怎能完成治理計划呢!排污費應該是專款專用的,收自公眾,就應該全部用于環保,豈料他們還規定收取的排污費可以把其中的49.6%用于環保部門的"自身建設",難道環保局不是由政府發工資和撥給了行政費了么﹖這种"自肥"現象,環保部門是太突出了!雖然我國把專項資金用于建机關大樓、建高級宿舍、買高級進口車等現象相當普遍,例如廣東審計廳查出1998年水利部門把9140万元水利專項資金用于建房買車經商等,全省審計出違規金額249億元。但怎樣也沒有環保部門如此嚴重。環保部門只顧"自身建設",我們的環保工作還有希望搞好麼??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