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憂思錄:環保﹐法制和人心


2000.02.29

2000年伊始,廣東傳媒競相報道省人大代表怒責"省環保局的環境意識不如普通老百姓"。緣由起于四會市在北江河畔建電鍍城,嚴重污染了北江水,而北江水是佛山市、廣州市及整個珠江三角洲的主要飲用水水源。因而佛山市的省人大代表在開省人大期間,以大量實測數据和現場拍攝的照片說明四會市在北江河岸建電鍍厂對北江水已造成嚴重污染。要求省環保局領導在質詢會上作答复。省環保局的領導在兩次質詢會上的答复都令人大代表不滿意。人大代表認為,把電鍍城建在北江岸邊本來就是選址不對,而且省環保局明知電鍍城未通過環保評估就批准其試產,任由電鍍厂污水直接排放北江,因而代表們認為省環保局未有依法行政,因為國家《環保法》規定,必須通過環保評估,才能建厂及生產。當省環保局領導再三辯解時,省人大代表憤而怒斥省環保局的環保意識比老百姓還差。 這件事說明廣東省的環保執法部門的确問題甚多:去年底因把數億元排污費收入用來買樓買車買手机遭省人大常委會批評,這次又冒天下之大不諱批准在重要飲用水源的北江岸邊建立電鍍城,怪不得遭到人大代表們的怒斥了。 四會市建在北江岸邊的電鍍厂离江岸僅約100米,所謂的污水處理厂更是緊靠北江大堤,也就是与北江只有一堤之隔。在電鍍厂調試期間已發生過處理污水的氧化水塘滲漏到北江的嚴重事件。 誰也知道電鍍是极嚴重污染的工業,它的生產過程排出大量重金屬等嚴重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質。香港早已絕對不准電鍍厂存在。他們初期搬到珠江三洲的一些中小城鎮,后來珠江三角洲也不容許設電鍍厂了,他們又遷移到粵北山區一些縣。把污染源搬到更上游,污染擴散就更廣泛,對飲用水源更是個致命問題。所以,這次省人大開會期間,對省環保局的回答,佛山代表團28位人大代表有23位投"不滿意"票,只有5位現任廳局級官職的代表投"滿意"票。這兩次質詢會最后以壓倒多數的"不滿意"表決結束。佛山代表團有21位省人大代表還聯名建議撤銷一位省環保局副局長的職務,代表們認為這名省環保局副局長的公仆意識、環保意識、法律意識都不适宜繼續當省環保局領導了。這可能還是50年來廣東省甚至全國的首例人大代表聯名要求撤換廳局級官員的個案。由此令人想到不少官員法制觀念十分薄弱。首先是作為一個省環保最高執法行政机關的環保局竟然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執法,未作環保評估就批准多家電鍍厂建在水源地。其次是這些官員在數据、照片等大量事實面前諸多推托、狡辯,把憲法規定的最高机力机构和監督行政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本不當一回事,用通俗語言講是把人大代表"當作無來",我行我素,你們人大代表算老几? 從這次電鍍城風波,說明人們的環保意識大大增強了。過去,從未有過人大會議要求質詢環保局的,因為過去的省人大會議都是討論省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議論政治問題、增產問題,環保僅是一筆帶過,從來未有作為議論的主題。雖然人們早就對環保有諸多不滿,但尚未見過像這次那樣激憤和直率批評,甚至聯名要求撤換省環保局副局長的。輿論界這次也大膽的較詳細地報道了部分人大代表的意見,打破了過去不敢批評縣級以上(包括縣級)領導干部的慣例了。老百姓說,這次對環保問題是有點輿論監督了。說明保護環境已是人心所向。 現在,無論報紙、電視、廣播都經常有環保方面的消息,有些報紙還把環保消息作為頭版頭條大新聞。去年几位小學生向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反映環境問題,朱總理作了指示,近日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對潮州、揭陽楓江水嚴重污染問題作了批示。省人大會議期間,佛山市代表團批評省環保局環保意識不如普通老百姓,要求盡快解決四會市在北江岸邊設電鍍城問題;揭陽市代表團就楓江水質嚴重污染問題提出質詢,認為水質污染已到了連洗衣服都要到外地車水的嚴重程度了;湛江代表團對小東江水質污染問題也向省府、省環保局提出質詢。這些人大代表的一個共同呼聲是救救廣東的飲用水源!連飲用水也無法保証,還能向人民說什么嗎?這些都說明保護環境已是人心所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已頒布20年,人民要求生活在一個比較洁淨的環境中,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但目前還遠遠達不到。保護環境,需要有法制保障,人心向往環保!環保事業有希望了!?D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