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憂思錄:世界水日与廣州缺水


2000.03.27

每年三月二十二日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水日",希望通過全球性的宣傳活動,增強人們對水的認識,因為科學界早已指出,我們的世界缺乏淡水。缺水已成為中東戰事的引爆點,中亞地區也因爭奪水資源各國政府不斷較量,而更多國家和地區因水資源匱乏而制約其經濟發展。水已成為世界性大問題。 21世紀世界食水委員會近日發表研究報告說,世界主要河流已有超過半數正在干涸或受到污染,由于河流干涸和水污染,去年全球制造了2500万名水環境難民,這個數字,已比各國戰事制造的2100万名戰爭維民還多400万人。有位經濟學家提出,20世紀許多戰爭是石油引發的,21世紀的戰爭將主要起源于爭奪水資源。因為世界上有一半人口生活在与鄰國分享河流和湖泊的國家,地球上有214條河流和湖泊系統跨越一條或多條國界,多瑙河流經12個國家。例如近日由于羅馬尼亞一家煉金厂污水流入蒂薩河又匯入多瑙河,污染了歐洲多個國家的河流,污染了的河水毒死了大量魚類,引起了國家糾紛,歐盟也不得不派人調解。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指出,已有約80個國家占世界40%的人口正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威脅。調查指出,發展中國家有12億人口缺乏清洁的飲用水。 特別是隨著發展中國家人口的過快增長,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正不斷減少。中國是個貧水國,人均占有量僅2400立方,只相當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的第109位。有些地方缺水已嚴重制約其發展,例如北京,人均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為世界人均量的三十分之一。我國水污染嚴重,据不完全統計,每年污水排放量達360多億吨,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我國的七大江河,近半河段污染嚴重,其中的一些河段甚至魚蝦絕跡。 廣東位于南方濕潤多雨地區,地表水、地下水都相當丰富,本來不缺水,但近年卻出現水質性缺水。据統計,1999年生活污水達31.6億吨,其中處理率僅11.36%,即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排入江河。粵東的楓江、粵中的淡水河、粵西的小東江水質污染已嚴重到不能用作洗衣服,更不要說飲用了。揭陽市、惠州市和吳川市的不少居民要買外地運來的水飲和用。有人指出:作為人類基本生存條件的水受到污染后,已引起生物鏈的惡性變化。污染了的水養殖魚蝦,种植糧食、水果、瓜菜,引起食用這些被污染食物的人器官性疾病明顯增加,珠江三角洲已出現這种危險現象。 廣州本來水源十分丰富,北有清沏的流溪河,南有浩蕩的珠江,東有東江水,市郊廣花平原還有丰富的地下水。但近日廣州也面臨缺水問題。首先是天气比較干旱,珠江上游來水減少,引起咸潮上溯,有些自來水厂因水質過咸,大大超過國家飲用水標准的每升250毫克氯化物的最高值,不得不間歇性停產﹐供水相對減少了。其次是提供廣州七成多飲用水的流溪河,日前發生漂浮著數以万計的死雞死鴨,流溪河水受到嚴重污染事件。 据報道,僅在辛田橋到李溪攔河壩的一段,有關部門已撈出万多只死雞死鴨,這些死雞死鴨是流溪河沿岸數十家個体經營的中型雞鴨養殖場扔到河里﹐甚至有些不靠近河的雞鴨場也開車把死雞死鴨運來扔進河里。据雞鴨養殖場主說,每個雞鴨場每批養雞鴨約3000只,正常死亡率約5∼10%。按每個雞鴨養殖場每批飼養80天計算,每天每個雞鴨場都會有死雞死鴨十只八只被扔到河里,即每天這一帶就扔百數十只死雞死鴨。過去,這些死雞死鴨隨水漂流分散而下,未引起人們的注意。今年因天旱,李溪攔河壩長時間沒有開閘放水,大批死雞死鴨積聚在辛田至李溪攔河壩這十余公里長的河段上。因浸泡日久,死雞死鴨腐爛發臭,才被人們發現和引起強烈不滿。本來河流兩側500米范圍內不准建設污染水質的工厂企業的,以保護水源。但這些雞鴨場是當地農民辦的,他們根本就不用辦任何環保手續就自行開辦了,死雞死鴨也就隨手一扔入河了事,廣州水源怎能保持洁淨呢?!工厂污水、生活污水就更多了,珠江水早已不能飲用。 廣州缺水屬水質性缺水,即水質過咸或水受污染。廣州北郊雅瑤鎮長期用地下水,近來因廣州大量抽取地下水以保証城市用水,雅瑤鎮地下水源漸感枯竭,水的硬度也高出正常值1倍多,因而居民的腎結石發病率大增。這也是水質性缺水的一個例証。 近日,廣州某報出現一幅漫畫,畫的一盤象棋,旁邊寫一告示:"因楚河水質受嚴重污染,飲用水告急,全体'兵''卒'外出尋水,故今日休戰"。畫家的幽默,道出廣州水質性缺水的嚴重性。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